福建省侨联>> 喜迎二十大 侨界新贡献

吴可贵:正谊明道守初心,功勋卓著铸丰碑

发布时间:2022-09-26 09: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侨联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了侨联事业发展新篇章。2022年,福建省侨联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侨界新贡献”专栏,总结回顾福建侨界近年来发展的非凡成就,展示海内外闽籍侨胞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侨界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png

吴可贵,男,美国侨眷,1936年生,福建仙游人,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1956年考入福建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60年在福建医学院医疗系提前1年毕业分配,留校当临床师资,分配到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1964年-1969年在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从事心内科工作;1969至1971年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解散析迁,被下放到清流县,先参加开荒劳动三个月后下农村巡回医疗,半年后安排在清流县医院内科工作;1971年调到重新创办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州),一直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75年8月-1976年10月,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心内科和心导管检查技术;1978年晋升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内科学讲师;1983年至1985年在博茨瓦纳共和国朱必利医院执行援外医疗任务;1987年8月-1988年3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圣路加-罗斯福医学中心心内科参观学习;1985年至2000年先后担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院长。

现为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委,福建省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福建省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福建医药杂志》、《福建医大学报》常务编委。先后兼任过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委,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福建省华侨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卫生部福建医大临床药理实验基地副主任,卫生部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医大附一医院临床药理实验基地伦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和青年奖评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内科学会和福建省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干部保健专家组副组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和内四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命科学学会心电学华东协会常委,福建省心脑血管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主任,福建省卫生技术人员高评委及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评委,福建省老教授协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福建省侨联第六届常委,福建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原侨联主席。

 

峥嵘岁月,与医大风雨同舟

1936年,吴可贵在福建省仙游县乡下出生。解放前夕,正是国民党政权最为腐败的时期。当时经济崩溃,物价暴涨,仙游社会更是“乞丐满街、米贵如珠、民命如纸”,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教育资源更是匮乏。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百废待兴,1952年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为新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建设人才。在举行全国统一高考的第五个年头,20岁的吴可贵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顺利考入福建医学院医疗专业。在回忆起当年学医的经历时,吴可贵表示自己在年少时也谈不上胸怀很大的理想,只是看到医生给人看病,就懵懂中觉得医生可以帮助很多人解除痛苦,于是在高考的时候报考医学专业,从此就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

1960年,吴可贵提前一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并作为留校生分配到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1964年-1969年间,在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从事心内科工作。1966年7月至1969年10月文革期间,协和医院被改名为反帝医院,文革浩劫也注定吴可贵的行医之路会坎坷不平。果不其然,1969年11月林彪以战备为名下达“一号通令”,协和医院在一周内被一分为三,人员、设备等内迁清流、明溪、宁化三个山区县,图书、病案、X光片等临床资料被当作废品处理。吴可贵也在1969至1971年间,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解散析迁,被下放到清流县。在参加开荒劳动三个月后,他又被下放到农村开展巡回医疗,半年后被安排到清流县医院内科工作。直至1971年,他又被调到重新创办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1984年,他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泉州迁回福州,自此与附一院结下不解之缘。 

2.png

吴可贵(站立右三)带领医护团队查房

医生之本,柔心济世。今时今日,吴可贵即便早已两鬓斑白,但是他仍热情不减,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微光,用精湛医术为患者祛病除痛,“患者的需求和信任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和鞭策,如今体力还可以,又做着自己钟爱的事情,还能延缓衰老,现在这样很好”,他是如此认真地说着,并一直践行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时至暮年,他仍用余热汇成一股暖流,用真情演绎“最美夕阳红”,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均付诸于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医”心“医”意,为患者祛除病痛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可谓是吴可贵教授行医六十余载的真实写照。一路走来,吴可贵教授救治的患者无数,为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

 3.png

吴可贵办公室悬挂患者赠送的牌匾

 

“医者父母心,仁义值千金”,其办公室至今还悬挂着一位患者和家属送给他的牌匾,虽然他已经记不清到底是哪个患者和家属送来的,但是他一直忘不了患者和家属满怀感激地对他诉说“你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时,作为医者的那份自豪感与感动。

4.png

吴可贵在为患者看诊

 

吴可贵教授精通心血管和高血压的防治研究,慕名而来求医的患者很多,其中不乏他的老患者、老同学。他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人文关怀,获得患者信赖。面对患者,问诊、看诊、填写病历,这些已经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动作,吴可贵仍做得一丝不苟。他不仅有着让人敬佩的医术,更有着让人感动的医德。“病人大老远来看病不容易,这份信任不能辜负。我们作为医生要像自己的亲人来医院一样对待病人。”吴可贵教授行医治病,不论贫富贵贱,对病人均是一视同仁,总是热情地为他们治疗。

古有训“医者,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对于家境不好的病人,吴可贵更是关心体恤。“有的病人卖了猪来看病的,不该开的药、不该花的钱,就要为病人省下来,总不能让人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还有的病人患的是慢性病,这就意味着那些患者需要吃一辈子药来控制病情,日积月累下医药费将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他为使广大患者,特别是贫困病人,少花钱治大病,他在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时总是精打细算,考虑得更多更深远,尽量减轻病人的看病负担。

吴可贵教授也经常应省内多家医院之邀为疑难病症病人会诊。1997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曾接接诊过一名从外地医院转过来的病人,病人从颅内到颈下部长有嗜洛细胞瘤,同时患者血压高达230毫米汞柱(收缩压),复杂的病症让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吴可贵教授应邀为该病人会诊,面对病人痛苦的表情、面对家属无助的目光,时任院长的他会同耳鼻喉科的易自翔教授,立即组织全院9个学科30多位专家进行全院大会诊,鼓励各科专家通力协作,制定出了科学、安全的手术保障方案。他还亲自坐镇现场指挥,在手术过程中,不同专科轮流上台手术,历时14个小时,终于顺利切除肿瘤,保住了患者性命。

6.png

赴博茨瓦纳共和国朱必利医院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吴可贵(左一)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除了在国内治病救人,在1983年至1985年期间,吴可贵教授还远赴博茨瓦纳共和国朱必利医院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博茨瓦纳共和国是一个位于非洲南部内陆国,全国国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长期以来医疗人员严重短缺。吴可贵等中国医疗专家团队在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期间,向博茨瓦纳人民提供了各类医疗专科服务。吴可贵教授在为非洲当地患者诊病期间,还开展了“黑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特殊性研究”,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当地人民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其研究成果也引同道重视。

 8.png

与博茨瓦纳共和国医护人员合影    吴可贵(右二)

 

时光荏苒,当年的少年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是吴可贵教授的身影仍出现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室内,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作为医生,就是要看病救人,“活一天看一天”,他一直笃信并践行着这一诺言。

9.png

吴可贵参加义诊

 

“我们是党和人民教育培养成长的医师,医疗同行间应该密切合作,互帮互学,尽职尽责,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吴可贵教授每年还不定期参加由福建省老科协、省人社厅、省扶贫基金会、省老促会、福建省侨联等单位组织开展的下乡扶贫惠民义诊,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等活动。在每场义诊中,吴可贵都耐心倾听患者的描述、细心检查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经过一系列的问诊、听诊、看诊,为患者开出处方,提出健康教育建议。大型义诊健康扶贫活动也为缓解贫困群众的疑难病痛,提升贫困县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增强干部群众的健康保护意识以及健康科学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路探索,躬身杏林研岐黄

“医虽小道,实具甚深三昧。”医疗诊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患者求医,总想遇到高明的医者。岐黄精术,医者仁心,便是百姓之福。在吴可贵看来,作为一名医生,除了要有仁心,还要有匠心。医者从事的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的职业,更是救死扶伤、高尚伟大的事业。他认为医者要坚持学习,接受新事物。除了参加门诊诊疗外,他还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和业务学习,以保证自己技术能够不断精进。

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内医学界已经预测到我国会因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涌现大量心血管病和高血压患者,因此国家统筹安排一批医生转向心血管和高血压防治研究工作,吴可贵教授作为其中一员,很早就开始投入该方向的研究。他深知医学存在许多未知领域,疾病呈现复杂多变特性,需要医者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全方位把握病理特质,全闭环查找问题症结,全链条研究特点规律。

11.png

深入山区为居民进行义诊    吴可贵(右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吴可贵教授发现高血压病人有很高的概率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此,在上世纪70年代,吴可贵以及他的团队多次深入永春和安溪山区,调查了3万多人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发病与死亡情况,并于1972年在福建省率先建立“永春石鼓公社心血管病人群防治点”,开展心血管病群防群治,这一观察随访就是17年。

正是吴可贵教授在高血压领域的不断钻研与创新,在1978年9月的“福建省科学大会上”上,他被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授予“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追求大师的医术,达到精湛的境界,成为高明的医者,是每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责的医者的内心愿望和不懈追求。吴可贵教授并未因获得如此成就与辉煌而沾沾自喜,正相反,他一如既往投入到前沿临床医疗研究中去。例如,对冠心病无创伤性检查,高血压基因多态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病机理亦进行深入的研究。1989年他与核医学人员一道,积极引进核医学的新技术(SFECT),短短几年开展了SPECT心肌断层和心血池显像3000多例,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不全进行深入的探索。

医者不仅要着眼于本专业、本领域前沿,不断学习积累,更要从学术交流中探索医学未来。1993年,吴可贵教授参与创办中国唯一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为了将它打造成研究高血压的权威期刊,他投入大量心血和时间,并任《中华高血压杂志》副主编,直接参加编辑部的日常事务工作,认真审阅毎一篇稿件,并对毎篇来稿提出建设性的评审意见。经过全体团队的辛勤努力,终于把《中华高血压杂志》办成了精品,办成了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如今,他每周仍直接参加杂志编辑部的日常事务工作。

对医者而言,这是一项荣誉,也是更大的责任。他要继续前进,不断专研,为医疗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他在担任“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期间,积极开展高血压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工作,使附一医院的“高血压专业”被福建省卫生厅选定为全省唯一的“福建省高血压特色专业”;在学术造诣方面,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多篇;先后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13项;他还参加并完成3项国际多中心高血压临床研究课题;多次参加国际高血压及心脏病学术会议,有关学术论文多次被国际会议采纳,并进行学术交流;参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中国血压测定指南》等的制定工作,先后主办国家级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会议和学习班12期。

14.png

到霞浦开展健康公益讲座

 

自2010年开始,吴可贵教授牵头联络“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和“中华高血压杂志”等单位,先后在全国10多个省市主办数十场“健康血压中国行”和“高血压与相关疾病”的学术会议,不断对基层卫生医务人员进行高血压和相关疾病防治培训;2011年11月3-6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高血压联盟区域大会暨第13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他被中国高血压联盟授予“中国高血压防治突出贡献奖”;2012年在全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他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2014年他还被原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聘为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等。

15.png

2021年参加福州万颐·智汇坊义诊合照    吴可贵(第一排左四)

 

学医之路漫长而枯燥,行医之路艰辛而曲折,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与奉献,吴可贵教授医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人才兴院,赓续传承启新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科室年轻医生都成长起来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几十年来,吴可贵教授鼓励青年医师和医护人员钻研业务和参加各种医疗科研等学术活动,在他担任院长期间,为青年医师创造各种条件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良的骨干力量;时至今日,他已培养了8名博士研究生(他们都已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有的成为当地医院的院长)、35名硕士研究生;他每年都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坚持为本科生上大课。1998年他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和福建省人事厅授予“福建省优秀教师”;2011年他被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授予“燎远计划”《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推广优秀讲师等称号。

在吴可贵教授担任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院副院长和院长期间,与全院医护人员共同制定一整套从严治院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医院的医疗建设发展奠定基础;在省科委和省卫生厅等单位的支持下,组织有关科室创建了五个省级研究所;与省内40多家地市县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与国内外多家著名医院建立联谊关系,促进学术交流,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附一医院的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较前大为增加,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道路;医院多次被评为文明医院和双十佳单位,并通过原卫生部评审,认定为三级甲等医院和卫生部福建医大临床药理实验基地之一。在吴可贵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疗质量、医德医风、院容院貌和科学管理诸多方面迈上新台。

17.png

吴可贵心血管病和高血压防治名医工作室

 

展望前路,新的征程即将起航,也许前路也将充满未知与挑战,但无论走得再远,吴可贵教授以及附一医院的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始终铭记身上承载的使命与梦想,赓续传承不灭的科研薪火,用仁心仁术继续谱写建设福建医疗卫生事业的壮丽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