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极医源,履践致远——日本侨眷高宏志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侨联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了侨联事业发展新篇章。2022年,福建省侨联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侨界新贡献”专栏,总结回顾福建侨界近年来发展的非凡成就,展示海内外闽籍侨胞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侨界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宏志,日本侨眷,1971年生,医学博士。2004年11月进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主要从事HAM/TSP病及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癫痫相关疾病的分子诊断及治疗,及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行政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市华侨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市丰泽区政协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秘书、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福建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委员。在工作期间,参与两项国际合作课题,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及泉州市重点项目。除此之外,还多次举办精准医疗相关的学习班,诊断并报导了国内首位HAM/TSP病例,参与完成国内首例干细胞治疗支气管瘘的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杂志Human Mutation,Diabetes及《中华医学》、《遗传》等期刊上。
医学传承,学成归国报桑梓
我来自一个医学世家,爷爷以上为传统中医,在当地小有名气。父亲考上哈尔滨医科大学后离开家乡,毕业后与同班同学也是我的妈妈共同在苏联交界的小山村,筹建了当地的卫生所。他们在此一直工作,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全国深林铁路调查,爸爸被抽调至牡丹江林业管理局为当年的赤脚医生进行培训,我也被父母送至哈尔滨的外婆家读小学。当一家人再次在牡丹江市一起生活时,我已是小学五年级。因为父亲经常外出授课,长辈们都不在身边,我们常常在母亲值班时被带到医院,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让我从小就对医院和医生的职业有一种亲近感。
而我真正开始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是在高二那年,父亲因工作繁忙导致心肌梗塞入院。在父亲住院护理期间,我想要成为医生的念头愈发强烈,我想要保护我爱的人,也想要守护千千万万个家庭,想要把救死扶伤、济世保健当作我一生的使命。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考上了牡丹江医学院,就读临床医疗专业。
高宏志个人生活照
1995年7月毕业后,我被分配至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脑外科工作,正式成为一名医生,完成了儿时的梦想。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要做的还远不止于此,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及视野,1998年4月我赴日留学,在日本东京学习日本语一年,后考入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研究科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主攻神经解剖及遗传病诊断学,200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后,于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教研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11月进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在巩固本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并参与发表国际国内论文50余篇。2012年开展中心实验室管理工作,主办多次遗传与代谢性疾病诊治及精准医疗基础与应用等相关的省级学习班,补充福建地区在本领域中的空缺,为福建地区的基准医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强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闽工作以来,本人在延续留学时期的师生情谊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与日本鹿儿岛大学大学院生化教研室进行关于“Citrin缺陷病在东亚地区的分布及诊治”的国际课题的共同研究,首次将希特林(Citrin)蛋白缺乏症的疾病概念及相关特征引入福建,其后与鹿儿岛大学难治性疾病研究中心合作发现并报道了国内首例HAM病,先后完成两项国际合作课题,多次邀请日本及加拿大医者来闽进行特别演讲,并联合发表多篇国际性论文。
敢勇当先,建设中心实验室
2012年,受院长之命,我开始接手附二院中心实验室的理工作。中心实验室的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科研中心,其主要功能是为医院的检验工作以及研究生提供一个科研场所。但在前期,由于人员和仪器设备等没有到位的缘故,中心实验室能够开展的工作十分有限。为了给本院的医生与研究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研究场所,院长任命我建设这个平台,搭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流程,使得仪器设备能够真正投入应用。
高宏志个人照
也是在2012年,中心实验室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主要进行科研工作以及前瞻性的检验项目。对于医院而言,其发展潜力的关键点,一是科研实力,二是转化能力,而这正是我搭建中心实验室的职责所在。以开展基因突变检测为例,中心实验室早在2006年就开展了福建省首次的细菌蛋白质鉴定工作(一种基因突变检测),即对希特林蛋白曲线病进行检测。经筛查发现,在泉州该病症的发病率远高于福建其他地区,而且和台湾地区的发病频率很相似。后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研究,我们最终确定这种疾病在闽南地区,或者说福建省在全国范围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基于此,我们证实了这种疾病在不同地域发生概率高低的推测,并发表了相关论文。诸如此类的研究不枚胜数,我们实验室开展前瞻性检验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形成一种意识,能够根据地域考虑某种罕见病的可能性。而除了科研还必须将研究结果转化,通过普及宣传,防止漏诊,而这也是很重要的。
牵线搭桥,开设省级培训班
如果把中心实验室的作用比作引路,那么省级培训班的功能就在于搭桥。通过省级培训班搭建平台,开展系列讲座,相互交流国内外科研成果,构建畅通的医学沟通渠道。
在会上发表讲话
虽然省级培训班在2008年正式开办,但在2005年我早就邀请我在日本读博时期的导师来华宣讲。他是希特林蛋白曲线病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之一,来华时他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推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省的发病率和日本十分相似。这和日本的人群来源有关,因为一部分日本人是早期中国东南沿海的移民,作为源头的福建省必然会有比较相似的发病率。
除讲座以外,我们还与日本鹿儿岛大学还进行了商务交流,通过初步筛查发现,福建省的发病率的确较高,但外报的却很少。福建省第一例希特林蛋白病是我进行记录的,犹记得当时我正值假期去往日本拜访导师,在教研室里导师递给我一份文件,寄件地址是惠安,但中间辗转广东,再通过导师的熟人送到日本。经过验证,我确定了这封辗转多地的文件记录的病人所患的病症确为希特林蛋白病。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许多医生不清楚该病的诊断,由此看来必然有大量患者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在我回到福建之后,便开始着手希特林蛋白病的宣传工作。2008年,福建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联合正式举办了第一届福州市希特林蛋白病中日研讨会,当时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疾病,2009年我们又举办了两次研讨会。经过几次研讨会之后,福建省内的医院便开始陆续发现相关病例。到目前为止,福建省内的罕见病,除了G6PD、苯丙酮尿症这些常规的以外,希特林蛋白曲线病也是医生必须首先考虑的罕见病之一。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是对于每一个疾病的诊断,只要有苗头,都需要擦亮眼睛、仔细求证。在治病救人的这点,没有麻不麻烦,只有认不认真,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诊断。
所以我常常将自己比作搭桥者,我将希特林蛋白病的概念引进中国东南沿海,降低福建、广东地区对这类疾病的误诊与漏诊,减少了该病所带来的危害性。而在推广概念之后,下一步则是对疾病的治疗。比如,希特林蛋白缺乏症能够通过饮食来控制其发病率,因此,我们需要为之做的努力就是,不能单纯把它视为一种疾病,而要与先进的检验方法相结合。
除了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以外,近几年我们还发现一种名为HTLV-I相关脊髓病(HAM病)的疾病。我所接触的几个病人,都是误诊之后找我来复诊来治疗。我都会给他们一些建议,要如何配合治疗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这样他们不会再去到各地去找医生了。目前为止,这个疾病的知晓度并不高,我们现在还是不断努力地通过学习班以及各项讲座进行宣传。
省级培训班举办的讲座既包括尖端性、前瞻性的讲座,也包含基础性的讲座,而我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落实到临床,但这必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医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冲在这个队伍的前排,为医学科普尽一份力。
砥砺深耕,精准医疗解难题
2013年以前,附二院有每年举办个体化医疗研究精准学习班的传统,精准医疗的概念提出之后,便改名为精准医疗生物技术研讨会,实质上都是针对精准医疗所设立的研讨会。同样是为了将国内外先进的检验技术与方法在福建省内进行宣传,提高大家对医学的认知,更好的实现临床应用。
精准医疗从基础到临床应用至少需要经过二十年历程,精准医疗以分子诊断医学为基础,其相关技术皆是从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发展而来。近年来,精准医疗在福建省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是人才的引进,福建省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大批分子技术专业的人才毕业后选择留在福建地区,为精准医疗的发展注入大量新鲜血液;第二,随着社会成本的降低,以及资金投入的增加,机器设备的采购量加大,为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设备支持。精准医疗发展到今天对于医生来说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深深的植入每个医生的脑中,并不断指导着科研与临床。
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生动地诠释了精准医疗“大医治未病”,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有益的。比如,一个妈妈在四十几岁时癫痫发作,而孩子则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确诊了这种病,提前预知将要发生的疾病,为医生治疗疾病留出了时间与机遇,我们可以先观察然后再给与预防性药物,为一个人及一个家庭赢得获得平安的机会。
近年来,无创性的精准医疗开始受到医疗界的关注,这是精准医疗发展的一个创新点,是未来的挑战方向。所谓无创治疗是指在明确病因、病况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优于其他微创式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在疾病的检测上,较传统检测方法有更安全、有效、无创、无副作用发生等优势。
当然,精准医疗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去面对、去解决。首先是精准诊断,这是精准治疗的第一步,从根本上决定着治疗的结果。比如,对于疾病的诊断确定与命名,需要更加精确,于神经内科对于肿瘤细胞的诊断而言,不能仅仅在病理的组织层面上确定其为胶质细胞瘤,而应该进一步细化其为何种基因型的胶质细胞瘤,这样更加精确的界定能够增加医生对于病情发展的预估以及用药的准确性。其次是精准治疗,例如对于靶向基因的治疗只有精准找到靶点用药才能够见效,这正是精准治疗最大的优势。但这一优势有时也会成为劣势,肿瘤、病毒等不断地突变的特点使得精准医疗无法发挥现有的优势,无法进行动态检测,所以精准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去完善。
行医为民,做有价值的医生
医路前行二十余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初心从未改变。在工作之余,我还参与泉州市各级侨联及留联会举办的义诊、鲤城大讲堂、集体演出等公益慈善活动,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事。
高宏志为群众义诊现场照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治其身。对于患者,我始终保持着朋友一样的心态,常常去安慰、去开导他们。我曾对我的病人讲过:“疾病最早在于预防,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变得严重。进行密切的监测,如果病灶很大,就需要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清清除掉,就不会发病;如果是轻微,早期是手抖、脚抖等症状,就用药进行治疗。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准观察、精准治疗。”用医学事实宽慰病人,将病人的病症和相关的情况剖析给他们,让他们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减缓恐惧、心中有数。做医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他们所想,需要有同理心;如果你还有热心,就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方法能不能帮助到患者,就需要恒心了。这一切的操作和治疗,都是建立在为患者带来最大的效益的基础之上。
医疗总有不可避免的遗憾,医生要做到的就是在其中尽好自己的责任。我有一个病人,初次被诊断为鞍区占位垂体瘤(良性肿瘤),因为他有激素增高这些体征表现。在没手术之前,这个肿瘤就长得特别快,患者还反映他吃药的时候疼痛难忍。在做完手术后,我就开始考虑它是否是一个普通的垂体瘤?毕竟根据他的病情特点以及后手术情况,我判断应该是一个罕见病例。于是我反复与病理科及相关专家沟通。术后4个月,在全国病例讨论中,患者最终被确诊为罕见疾病。附一院病理科的同事还专门发微信跟我说:“高博,您一直关心的那个病人被诊断为肾外横纹肌肉瘤,这个疾病应该是医院乃至省内的首次发现。全国的话,好像就哈尔滨报道过一例,全球范围内就没报道过几例。”由于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太高,最终没有挺过去。对医生来讲也是可惜的,但是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是达不到一个治愈的效果。不过我觉得欣慰的是,至少我们给患者做了一个正确的诊断,为他提供了尽心的治疗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一个很罕见但却很有意义的病例,只要我弄清楚了这个病例,下次碰到类似情况的病人,我应该不会误诊。
生死所系,性命相托。面对每一个患者,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用自己的所学和临床经验,以及用规范的操作做好诊断和治疗。
凝聚力量,战疫中践行使命
2022年新冠疫情在泉州肆虐,附二院虽不属于定点医院,但也时刻心系泉州疫情情况。我们东海检测科也承担起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任务,并在泉州地区率先进行血清抗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工作,我所在的团队获得了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联合海外华人华侨及本地区热心人士为疫区及医疗院所捐赠钱款及抗疫用防护用品。我们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刘教授有着长期合作关系,他听闻国内疫情严峻,便提出帮助国内采购防护服,而泉州地区的爱心人士也委托我联系海外人员帮助采购医疗物资,就这样,一条物资“传送带”建立了起来,并且这些防疫物资不仅仅捐助到附二院,还帮助了机场、车站、戒毒所等公共机构。而在国外疫情加重时,我也再次向日本加拿大的海外华人邮寄口罩及护目镜、面罩等防护用品,为海内外华人华侨的联合抗疫尽微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