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093

马寒冰:厦门开发西部第一人

发布时间:2021-11-12 10:53:4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全省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之际,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指导,福建省侨联主办,各设区市侨联等协办,联合推出“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专题宣传。报道百名闽籍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代表(或事件)与祖(籍)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历程,投身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展现敢拼会拼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精神,进一步凝聚实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磅礴福建侨界力量。


马寒冰(1916—1957年),原名马国良,福建厦门人,缅甸归侨,著名报人、诗人、作家。曾任厦门《华侨日报》编辑,缅甸《仰光日报》编辑,缅甸《兴商日报》总编辑兼缅甸通讯社记者,陕北公学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八路军卫生部秘书主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野战医院院长、八路军南下支队副官处处长、干部大队大队长,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副部长,解放军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后勤部副部长,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宣传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新疆省政府文化处副处长,新疆省文联副主任,外交部驻疆特派员,新疆伊犁地区土地改革大队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编审出版处处长、文艺处第三处长、《解放军战士》主编。

图1:马寒冰3.png

马寒冰



文坛新秀 名震厦门

马寒冰家乡为福建省海澄县霞阳乡(今属厦门市海沧区霞阳村),祖父早年赴缅甸打拼,父亲后来也在缅甸经商。1916年,马寒冰生于缅甸勃生城,4岁开始识字,后进入当地侨办华文学校,12岁随父亲马式聪回国,居于厦门鼓浪屿鹿礁路靠海边的一座房子,父亲到厦门一家商店当账房先生,马寒冰先后在英华中学、双十中学读书。他酷爱文学,开始向厦门几家报社投稿,《星光日报》《华侨日报》曾刊登过他写的文章。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金华商业学校银行会计专业。虽认真学习,但最后还是因为对商务、金融毫无兴趣,于1932年转入上海沪江大学。

1936年大学毕业后,马寒冰回到厦门。1936年,在鼓浪屿发起组织天竹文艺社,主编《天竹月刊》和厦门《华侨日报》的《天竹》文艺副刊。其间,刊发了不少宣传抗日救亡的文学作品,团结了一批进步文学青年,对抗日文化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鲁迅逝世后,马寒冰参与发起厦门纪念鲁迅活动,为1936年11月29日举行厦门文化界追悼鲁迅大会筹委会12位委员之一,大会通过的致鲁迅家属的唁电就由他起草拍发,大会决议也由他和高云览、郑书祥送交厦门市政府当局的。会后,他还写了《伟大的民众祭》一文,1937年被收进《鲁迅先生纪念集》。1937年12月30日,他与时任《星光日报》记者的赵家欣等一起,接待从日本经中国台湾抵厦门的郁达夫,并陪郁达夫游览鼓浪屿日光岩,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的他在厦门文化界的影响力。

缅甸办报 领侨抗日

1937年5月,马寒冰应缅甸《仰光日报》之聘,回到南洋,担任《仰光日报》编辑,编务之余撰写评论,也进行文学创作。不久,因撰文抨击缅甸英国殖民当局欺侮华侨,引起英国殖民当局震怒,立即逼报社将之解雇。但他也因勇于维护华侨利益而名声大振。由中共早期共产党人林环岛参与创办的《兴商日报》,立即向他伸出橄榄枝,聘他为总编辑。

马寒冰到缅甸后,积极投入当地华侨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5月,参与促成缅甸华侨文艺界抗日救国后援会成立。该会后改名为“缅甸华侨文艺界救亡协会”,不久又再改名为“缅甸华侨文艺界抗日救亡联合会”。在这个抗日文化团体内,马寒冰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同时,他还参与促成了缅甸华侨救灾总会的成立。他除了亲自撰写抗日文章外,还组织采编力量,撰写抗日文章,采访报道缅甸各地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消息。同时,还经常出席华侨举办的抗日活动,登台演讲,号召华侨捐款捐物或直接回国参加抗战。

缅甸华侨抗日名杰曾冠英在其所作的《马寒冰同志事略》一文中,全面记述了马寒冰对缅甸抗日的贡献及回国投军的过程:

寒冰把《仰光日报》副刊《波光》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当地青年人欢迎。青年人受其影响,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推动缅甸社会的进步。他写了一些抨击当地政府压迫华侨的文章,流露对政府的不满,引起当时社会对寒冰同志的注意和支持。不久,他应聘《兴商日报》任总编辑,还兼缅甸通讯社记者。在那复杂环境下主持笔政,会蒙受一定的风险,然而寒冰同志毫不胆怯,面对日有数起的恐吓信,岿然不动,坚持爱国与进步的编辑方向,以犀利笔锋,勇往直前地揭露与抨击那些反动分子,对他们大张挞伐。

寒冰维护正义的行为,博得缅甸华侨界的喝彩和赞许,同时受文艺团体的副刊如《卜间》《椰风》《晓声》《芭雨》《十日谈》和广大爱国青年都大力支援他,群起对那一小撮压迫华侨的害虫口诛笔伐。寒冰同志说他当时的立场,基本还是小资产阶级的,但对英政府压迫华侨十分不满,所以他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强盛,改变祖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华侨不受欺侮,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七·七”抗战爆发,更增加了寒冰同志的民族仇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三日,缅华文艺界成立抗敌救国后援会,寒冰同志参加并担任宣传任务。他每次演讲时,仰光观音亭庭院必挤满听众。他呼吁侨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抗战必定胜利。演讲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鼓舞,促使广大华侨更加热爱祖国,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寒冰为筹募救国捐,发动戏剧界义演,经他奔走筹备,终于在仰光大金塔路“银禧大厦”如期演出。当时大厦座无虚席,盛况空前,说明侨胞对祖国的热爱。寒冰扮演的角色,在当时算是别开生面的,当他由台下观众中跳到台上大喊“放下你的鞭子”而慷慨陈词时,观众掌声雷动,情绪激昂。缅华新颖精彩表演,大大地振奋人心,必须抗战到底,若投降退却,必将遭受亡国奴屈辱之苦。散场时,观众围拢着向他再一次鼓掌,祝贺他义演成功,为国尽忠尽力。

祖国兴亡,民族仇恨,促使寒冰同志决心回国参加抗战。但当他到国民党驻缅甸总领事馆请求签发回国护照时,却遭到总领事蔡某的拒绝。蔡某对他说“祖国政府要的是钱,不是人,人多得很,你回去干什么?”这对寒冰是极大的侮辱。但他并不因此气馁。他从报上得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还在延安办了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广招国内有志抗战的青年入学,便决定离开缅甸。他知道国民党驻仰光领事馆有意不发护照的,就向文艺界抗敌救国后援会,申请回国从戎,投考延安抗大,并以《兴商日报》战地记者身份,请准了护照及“文救会”的介绍信,于一九三八年初毅然回国,经香港、广州,到达了汉口。在汉口,寒冰见到了董必武同志,必武同志同意他到陕北,还介绍他同罗炳辉同志见面晤谈。据寒冰说,这次的会面晤谈,大大增加了他对共产党、八路军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到陕北的决心。这样寒冰就由汉口到达西安。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伍云甫同志给他办了手续,坐上八路军的军车到了陕北,随即进入陕北公学。由于他的表现很快就在陕北公学入了党。

投笔从戎 南征建功

1938年春,马寒冰从陕北公学毕业后,担任陕北公学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由于他会英语,后调八路军卫生部,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巡回太行、晋察豫、晋察冀、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抢救伤员,为抗日军民治病。接着,又任卫生部秘书主任,后调入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九旅,担任野战医院院长。

1944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由第三五九旅为主力组成了以王震同志任司令员、王首道同志任政治委员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马寒冰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同时担任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的秘书,期间还曾担任干部大队大队长。他与战友们一起,由延安出发,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部队长途跋涉,英勇转战,跨越半个中国,到1945年8月抵达广东省北部地区,执行在华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进军途中战胜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追堵截,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克服了严寒酷暑和饥饿病伤等困难,行程两万余里,先后突破敌人一百多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于1946年秋胜利返回延安,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激战吕梁 保卫延安

国共和谈期间,马寒冰又随同王震到武汉,参加国、共、美三方组成的联合军事调处小组工作。他利用这个合法身份,加上熟练的英语,在美方和中外记者、进步文化人士中广交朋友,宣传我党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后来,他撤回晋察冀边区,曾在《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当过副部长,待三五九旅完成中原突围返回延安转入吕梁山地区后,他又回到三五九旅。三五九旅发展成为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时,马寒冰担任纵队后勤部副部长,随部先后参加吕梁战役和汾孝战役。

1947年春,马寒冰随部从晋绥回师陕北,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战斗,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陕北三战三捷,继而展开陇东三边战役和榆林、沙家店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使西北战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之后,随部参加和参与指挥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戍守新疆 文化主官

1949年,王震担任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马寒冰任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解放大西北之战。

1949年冬,马寒冰作为和平解放新疆的先遣官,为我党我军进疆做准备工作。在新疆,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宣传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新疆省政府文化处副处长,新疆省文联副主任,还曾任外交部驻疆特派员。

1950年,马寒冰随毛主席、周总理到莫斯科,参加中苏联合开发新疆石油、有色金属的谈判。

1951年,马寒冰率队到新疆伊犁地区搞土地改革,并任大队长,工作十分出色。

调往总政 主管文艺

1953年年初,马寒冰调往北京,担任总政治部文化部编审出版处处长、文艺处第三处长、《解放军战士》主编,同时担任部分外交接待任务。

马寒冰对军队文化事业和新疆文化事业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创办了新疆第一家文学期刊《新疆部队文艺》月刊,抢救维吾尔古典音乐套曲《十二姆卡木》,筹备出版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他率中国艺术团出访西亚、北非许多国家,当时埃塞俄比亚尚未与我国建交,他率歌舞团进入皇宫,与老皇帝赛拉西对话,赞颂老皇帝“二战”中抗击法西斯的功绩,解除了老皇帝由于派兵到朝鲜与我们作战的疑虑,为中埃建交起了积极作用,有人称之为“歌舞外交”。

马寒冰有不少佳作传世,如歌曲《新疆好》《戈壁滩上盖花园》《我骑马儿过草原》《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尼罗河之歌》《边疆战士大合唱》,纪实文学《王震南征记》《中原突围》等。

1957午6月28日,马寒冰不幸逝世。

图4:王震将军亲自题写书名的《马寒冰文集》_b.jpg

王震将军亲自题写书名的《马寒冰文集》

1986年6月22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重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并立碑为志。王震、邓力群及其生前老同事、老战友和亲属等参加了揭碑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恩茂同志盛赞他:“是为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与工农兵融合在一起的、满腔热情的、多才多艺的爱国华侨、革命知识分子、共产主义战士、名记者和作家。”王震亲自为《马寒冰文集》题写了书名。

图3:马寒冰夫人、评剧名家张玉兰.jpg

马寒冰夫人、评剧名家张玉兰

马寒冰夫人为评剧名角张玉兰。张玉兰( —2003),出生于评剧世家,其父亲是评剧创始时期的演员之一,艺名叫碧玉花,本名张文,演女角,与葡萄红、盖五珠是同时代的蹦蹦戏演员。张玉兰从小随父学戏,12岁开始登台,17岁在山西临汾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王震将军领导的三五九旅。在三五九旅战声剧团任主演,从1947年到1949年先后演出了《红娘子》《血泪仇》《刘胡兰》《鱼腹山》《穷人恨》等戏。同时演出了评剧传统剧目《杨三姐告状》《杜十娘》等。1948年元旦应贺龙、王震司令员之邀,到延安演出一百天,在延安日报上发表了《我怎样创造刘胡兰》一文。1950年在新疆军区文工团主演了歌剧《白毛女》《做军鞋》《刘永贵挂花》等戏。后调到军区京剧院,主演了昆曲《奇双会》,评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戏。曾任新疆剧协理事及主席团成员。

1953年调中国评剧院工作后,主演过《月亮弯村》《秦香莲·闯宫》《杨乃武与小白菜》《恩与仇》《祥林嫂》《李双双》《三里湾》《酸儿辣女》等。曾任中国评剧院一团团长,1992年任中国评剧院百花团名誉团长。2003年在北京去世。

 


指导单位: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侨联

协办单位:各设区市侨联

供稿来源:共和国归侨(福建卷)

责任编辑:福建省侨联全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