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印记 | 黄仲咸中华慈善奖证书
编者按: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于2024年联合启动“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旨在以物证史,以物叙史,生动讲述海外侨胞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所作的独特贡献,激发全社会爱党爱国情怀,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其中,福建20件见证物、12位讲述人入选。
中华慈善奖于2005年设立,是中国公益慈善领域中的最高政府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办,用于褒扬在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以及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公益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及项目。2008年4月14日民政部公布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奖名单,爱国华侨黄仲咸荣获“最具爱心捐赠个人提名奖”。
这本获奖证书为红色木质,封面金漆阴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中华慈善奖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二00八年四月”字样,内页左侧印有国徽和“中华慈善奖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二00八年四月十二日”,右侧印有“授予:黄仲咸 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提名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二00八年四月十二日”并加盖民政部圆形红色印章。
黄仲咸(1920-2008),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慈善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因家境贫寒,15岁南渡印尼谋生,从垦荒务农、筑棚养猪到创办工厂、开办银行,历尽艰难,成为印尼华人中首屈一指的富豪。1959年,黄仲咸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家乡的积贫,从此开启他的公益捐赠之路。黄仲咸认为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最根本的是要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
1990年,黄仲咸创建“南安县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把公益慈善活动职业化。为确保公益活动有持续的资金来源,1991年和1994年黄仲咸先后出资在南安和厦门各建造一幢“必利达大厦”,“必利达”是印尼语中的“灯塔”之意,黄仲咸希望这两幢大厦能像灯塔一样,以物业出租的形式获得源源不断的租金收入,持续照亮他的公益之路。2004年黄仲咸把基金会升格为“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把公益慈善活动范围扩大至全省。2005年2月,黄仲咸和夫人戴子媛女士在厦门市公证处立下遗嘱,将其一生苦心经营积攒下来全部家产——南安必利达大厦、厦门必利达大厦、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寄存的11000两黄金、中国银行厦门分行800多万存款、南安市水头镇60亩土地的使用权等全部赠予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基金会运用以上业产从事物业租赁和理财投资等经营,为公益活动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保证。
2008年7月30日,黄仲咸不幸仙逝,他倾尽亿万家产做公益的善举深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颂扬,被誉为“南安的陈嘉庚”。黄仲咸一生荣获嘉奖无数,此证书是国家民政部对黄仲咸公益善举的肯定,是其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重要见证物。
(供稿: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