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 侨史研究

共和国印记 | 厦门华侨大厦

发布时间:2025-03-17 10:21:1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编者按: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于2024年联合启动“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旨在以物证史,以物叙史,生动讲述海外侨胞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所作的独特贡献,激发全社会爱党爱国情怀,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其中,福建20件见证物、12位讲述人入选。

微信图片_20250314091826.jpg

厦门市侨联刚成立时,因面积有限,无活动场地,一些大型活动无法开展,迫切需要自建会所。1956年,由颜西岳、汪万新、陈应龙、陈影鹤、陈清安等人发起筹资兴建市侨联会所,先后有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115人捐资人民币15万元,于1958年在中山路与民国路(现新华路)交叉处建市侨联会所。后因市华侨服务社也准备建新楼,且都是开展华侨接待工作,就与之合建“华侨大厦”一期工程。

华侨大厦是幢五层大楼,全部工程分两期进行。首期工程在1959年2月施工,建筑面积达4100多平方米,内外墙用花岗石砌筑,楼板、屋面是钢筋混凝士,坚固耐用,雄伟美观。内有大小客房六十多间和宽大舒适的门厅、礼堂、餐厅、会客室、会议室,还有广阔的天台可作露天舞会场所。该大厦由集美学校建筑部负责施工,1959年11月工程进入砌筑第五层和内部修饰工作阶段,当时工地约有200多位工人,日夜赶工,为早日建成这座“华侨之家”,迎接1960年的到来。

华侨大厦落成之后,二楼(包括大厅)归市侨联使用,其余交市华侨服务社经营。“华侨大厦”二期工程于1962年兴建,市侨联也投入部分资金和设备。

1986年4月,国务院侨办批复市政府的报告,决定将“华侨大厦”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归市侨联所有,作市侨联办公和接待用房。1986年底正式办理移交。1987年10月与香港厦铃有限公司合作加层扩建,开办“新侨酒店”,酒店于1989年12月开始营业。

1986年华侨大厦一期工程产权划归市侨联后,即与香港厦铃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新侨酒店”。市侨联提供原有房屋3600多平方米、厦铃负责筹集200多万元美金,用于抗震加固、装饰购置设备。改建后,成为一间中等规模,设备齐全的三星级涉外宾馆,拥有客房97间,163张床位;中餐厅396平米(3个包间二个大厅)。新侨酒店为侨胞、台胞和港澳同胞提供舒适的住处,为侨联开展联络工作提供基地。新侨酒店于1989年底开业,市侨联仍在此处办公。2003年1月至今,市侨联将收回的华侨大厦出租给厦门东华晟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金后酒店”,至2023年合同到期。2024年3月,此酒店继续出租给其他公司,作为接待海外侨胞重要场所。



(供稿:厦门市侨联)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