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笃妙:仁心妙手,良医亦念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侨联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了侨联事业发展新篇章。2022年,福建省侨联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侨界新贡献”专栏,总结回顾福建侨界近年来发展的非凡成就,展示海内外闽籍侨胞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侨界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笃妙,男,新侨人才,1956年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曾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外总教研室主任。福建省华侨医院名誉院长,福建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和省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原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常委,省侨联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
1982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从事过普外、肝胆、胸外、泌尿、肿瘤等外科专业。1988年作为联合国外科专家到英联邦国家西萨摩亚首都国家医院外科工作,在有美、英、澳、新等国医生共同工作情况下,因技术较全面和精湛,被该院院长任命为外科主任,承担所有危、重、大手术及外国实习生和护士的临床教学工作,受到该国卫生部和联合国的表扬。1991年由联合国医生推荐到美国参观学习1年。1999-2000年到德国柏林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工作任副教授。
长期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长期每年完成1000台以上小儿外科手术,其中大中疑难手术200多台,就诊患儿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和国内其他省份。擅长治疗小儿感染、肿瘤、胸腹部和泌尿系先天畸形,成功分离八例联体婴儿、发明“人工腹壁”解决世界难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30多篇论文。多次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评为十佳医生和优秀教师,2003年获福州市劳模。
求学进修,传递无疆大爱
青衿之志,且待芳华。1977年,我作为知青,从福州到偏远山区上山下乡已经三年多。这时候,我听说恢复了高考制度的消息,非常高兴。为了准备应考,我白天劳动,傍晚的时候复习功课,但却拿不准要报考什么专业。那时,周围的几位农民接连生病了,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无法医治,大家只能用土法子或者胡乱吃药来治病缓解。我意识到缺医少药是当时中国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普通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1978年,我作为文革后首批高考生,考入了福建医科大学,踏上了学医之路。1982年毕业后,我留在福建医科大学任教,同时也成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
李笃妙(右二)1988年被联合国聘用为外科专家。
1988年,我被联合国聘为外科医学专家,支援西萨摩亚。西萨摩亚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的英联邦国家,人口就几十万人,是个岛国。由于这个国家人口很少,不可能独立办一些专科院校来培养专业人才。所以针对世界上的这类小岛国,联合国有一个援助计划,就是较大的国家应该提供教师、医师、会计师等人才帮助这些岛国,于是我经过考核作为援外医师被联合国聘用去往西萨摩亚首都国家医院外科工作。因为我在国内的时候,在很多科室都轮转过,普外、肿瘤、泌尿、肝胆、心胸这些外科手术我都能做,所以我到了西萨摩亚三个月就担任了首都医院外科的主任,承担临床上所有危重患者的诊疗及地区基层医院的会诊、以及实习生的教学工作。
李笃妙(左二)在国外手术室。
精湛技艺,塑中国医生新形象。在西萨摩亚援外期间,一次医院接收了一个来自离异家庭外伤的小朋友,该男孩与监护人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酗酒殴打小孩,造成小朋友四肢骨折感染。地区初诊医生准备为小朋友行大腿以上的双下肢截肢手术,我会诊后及时阻止了手术,转到我手里治疗,最后保住了男孩一条腿,另一条腿仅切除了部分小腿,为后来装上假肢、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创造了条件。类似成功的诊疗案例,经媒体宣传,让我在当地小有名气,走到哪里都有人对我喊道:“Hallo,Doctor Li. Bruce Li. ”,并竖起大拇指,原来当地人把我比作当时风靡世界的武打电影明星李小龙(Bruce Li),为中国医生在当地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1991年,完成联合国任务后,我被联合国医生介绍到美国医院参观学习,学习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语言的沟通能力,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对现代医学的进展加深了理解。例如腔镜微创外科,当时在美国也才刚刚起步,回国后我向有关部门及时汇报了这方面的动向,回顾近20-30年来中国微创外科的蓬勃发展,感触良多。
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火种
有人说儿外科工作犹如“刀尖上跳舞,悬崖上散步”,容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我在1991年底回国,回来时医院刚好要成立小儿外科,正在寻求合适的学科带头人。小儿外科具有外科和儿童患者的双重医疗风险,另外小儿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症状,多数孩子只能哭闹,却说不清患处在哪,要明确小儿疾病的诊疗,医生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于是我主动请缨,由成人外科转做小儿外科。1993年,我前往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几乎是从头学起。我那时是天天图书馆、病房和宿舍三点一线,珍惜每分每秒,在北京儿童医院专家们的指导下,我对陌生的小儿外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年后回到医院,我们创立了小儿外科。
万事开头难,小儿外科的创立初期自然也面临许多困难。正常医院职工每年有10-15天的年休假,头10年,我没有休过一次年假。那时大家都是新手,都没接触过小儿病例,值班的医生常常半夜给我打电话,一周至少3-4次晚上跑到病房来,第二天又要手术,这是非常累的。那时候还年轻,身体还吃得消。一年手术有几百上千例,我都是亲历亲为,使附一小儿外科很快走上了发展道路。
李笃妙(左一)1999年在德国柏林大学附属医院工作
1999年,我们接收了一对出生15天的罕见病例患儿。患儿是一对双胞胎,剖腹产出生后发现是连体婴儿。患儿脸对脸连在一起,胸腹大面积相连,两婴共用一个肝脏、心包、胸骨、多根肋骨,更严重的是两婴都同时患有最严重的心脏畸形。连体婴只要一婴出现意外,另一个在几分钟内也将死亡。因为患儿手术前发生过2次窒息抢救,迫使我们在患儿出生后45天进行分体手术,手术从上午做到下午,十多个小时的努力,两个小孩成功分离。术后7个月,我创造了世界首例,利用民航客机对其中一个带着气管插管、一刻也离不开氧气供应的危重患儿从福州-上海-德国法兰克福-柏林的洲际医疗运送,在全世界最好的心脏中心进行了心脏矫形手术。历经3年多的住院治疗,该例患儿恢复健康。目前2个小孩已经上了大学。此后我们又陆续做了8例各种类型的连体婴儿分离手术均圆满成功。
另一种罕见先天畸形病是腹壁巨大缺损合并全内脏外突的患儿,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我会做,我发明的人工腹壁获得国家专利,并被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人物》栏目做了专题报道,至今有13例患儿在我们这里获得新生,甚至有病人从美国不远万里坐飞机到我们这里接受治疗。
悬壶济世,守望祖国未来
秉承公益之心,奋进追梦、踏浪前行。在我4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对比国外,我发现有一类被家长甚至我们基层义务人员普遍忽视的“小疾病”,就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因中国人羞于论及这一隐蔽性较强的话题,导致这类儿童疾病存在不少误诊误治。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方面有些家庭因经济困难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这类疾病认识不足。常常患儿到了成年人才引起注意,但却失去了治愈机会,影响了一生的幸福生活。比如一种叫隐睾的疾病,必须在患儿2岁之内做手术,错过时间不仅会导致终身不育,还有发生睾丸癌的危险。至于像包皮过长、隐匿阴茎之类的问题,没有及时矫正,严重的话影响阴茎发育,也影响将来的家庭生活。
2021年,我发起了一个“儿童性福工程”公益慈善项目,重点关注儿童阴茎弯曲、尿道下裂、隐睾、精索静脉曲张、阴道闭锁、小阴唇粘连、隐匿阴茎、包茎、包皮过长、卵巢肿瘤10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拟采用下基层义诊、讲座、困难个体资助、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围绕“健康中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项目得到了10多位省厅领导的鼎力相助,我们创建了工程项目,筹集了善款,并已经到多家幼儿园进行了义诊普查。
成立“儿童性福工程”
福建是个侨务大省,海外华侨有1580多万,如果能在省内设立一家专门为这一群体服务的医院十分必要。我利用担任农工党福建省委副主委和福建省侨联常委的身份,联络多方的优势,在众多领导的协助下,2018年由福建省侨联、农工党福建省委会、福建省地矿局三家共建在福州仓山区创建了福建省华侨医院,我成为医院的名誉院长。建院以来华侨医院已接受海外侨胞、侨眷以及外籍人员就诊人数637人次,其中手术人数401人,涉及区域有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阿根庭、巴西、菲律宾、越南、柬埔寨、肯尼亚、秘鲁、尼日利亚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该院也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2021年国务院在仓山设立了福州国际医疗综合试验区,在我的建议和促进下,2022年10月,华侨医院成为实验区的“临床研究基地”。
福建省华侨医院成为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临床研究基地
参政议政不遗余力。除了小儿外科专业工作外,我还担任了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常委,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本职工作,又要认真参政议政,平时注意收集身边的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撰写提案和建议。2015年,我了解到拐卖儿童犯罪日益猖獗,同时观察到临床上出生婴儿脐带血丢弃现状,向省政协提交了《从源头上预防儿童拐卖和精准医疗—婴儿脐带血DNA和数据库建设》的提案,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调研课题还获得农工党中央一等奖。几年来我对医保和养老问题,向政府提了二十多条建议,几乎每一条都被采纳了。
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传递希望的接力棒。医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培养医学人才要有更高的要求。病人是在最危难无助的时候到这里来,然后把唯一的生命交到你手上,因此一定要把尊重生命的态度和对病人的爱贯穿行医的全过程。要把这种思想观念让学生代代传承下去,让医学生将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自觉地成为行医的规范。
李笃妙(第一排左三)为海外学生上课
作为医生,只要病人有1%生的希望,我们就要尽100%的努力。“生命刚刚启程,岂能就此停步”这是我为医院小儿外科写下的科训,愿和同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