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008

李林:全国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

发布时间:2021-03-22 16:13:5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全省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之际,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指导,福建省侨联主办,各设区市侨联等协办,联合推出“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专题宣传。报道百名闽籍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代表(或事件)与祖(籍)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历程,投身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展现敢拼会拼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精神,进一步凝聚实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磅礴福建侨界力量。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迢远。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李林的引路人胡文新的哥哥胡乔木为集美中学李林纪念室题词,也是对归国华侨李林烈士的高度评价。

侨居印尼

女游击队长李林.jpg

李林

李林,又名李翠英、李秀若,1915年11月15日出生在福建省龙溪县城(今漳州市区)。由于家贫,父母将襁褓中的她送人哺养。侨眷陈茶收养了她,起名李翠英。1919年的春节,不满四岁的李翠英随养母赴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爪哇与养父李瑞奇相聚。

1924年春,李翠英9岁时,正式改学名为“李秀若”,并就读父亲参与创办的华侨学校。有一天,在自然科学课上, 方寅老师在黑板上挂起了一幅中国地图,向学生讲述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悠久的历史。不料,方老师被闯进来的驻校荷兰官员警告、嘲讽,“中国人怎么啦?中国比你们荷兰大20倍!”年仅九岁的李秀若慷慨相对。恼羞成怒的荷兰官员一把扯下那张中国地图,践踏在地,扬长而去。方老师脸色灰白。李秀若走上前去拾起地图,用手绢擦去皮鞋印,双手捧上讲台,方老师的神色恢复了。“孩子们,这大概是我给你们讲的最后一堂课了。”方老师颤抖着声音对学生说,“你们快快长大吧,长大了回去改变我们的祖国!” 

荷印当局不仅鄙视华人,还曾经对华侨实施“红溪惨案”等多次大屠杀。李秀若在十年之后致中共中央妇委会的信中说:“因为我父亲在荷属的爪哇经商,所以我便是该地长大起来的,因为我14岁的时候便已经回到了祖国,在那时候,我只带回来一个深刻永不磨灭的印象,那是:荷兰人对于当地爪哇人专制统治与残酷的压迫,中国人在那里的不自由。”

归国侨生

李林集美女中毕业证书.jpg

李林集美女中毕业证书

1929年端午节前后,14岁的李秀若毅然归国寻找强国之路。半年后,李秀若以“归国侨生”的身份,考入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李秀若先读幼稚师范学校6组,1932年9月转入女子初级中学10组续学。据1931年3月1日出版《集美周刊》第8卷265期报道:“李秀若等19人当选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代表,组成了学生自治代表会。”据李秀若的同学邱宝钿先生回忆,秀若当年是参加这些抗日救亡活动的突出者。1933年为庆祝建校20周年而举行的全校运动会,盛况空前。此次,李秀若参与组织的篮球队作为集美女中篮球队,获选作为福建省代表队出席了全国运动会。集美各校在山野举行了一次抗日义勇队员联合演习,检阅军训成果,李秀若为演习分队长。十二月,18岁的李秀若毕业于集美女中。

1934年春,李秀若考入浙江省省立杭州女子中学。在杭州期间,经常到西湖西泠桥南的秋瑾墓瞻仰凭吊。

1935年2月,李秀若慕名转学到著名的上海爱国女中,并在国文课上挥笔写下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李秀若的决心不光是写在纸上,除了发奋读书以外,还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强身健体的她都无所不学。这些体育运动,使矮小的她变得身体健壮,精力旺盛。她心里明白:文弱书生是不能上前线的。她的顽强进取精神,贏得了师生的赞许。这年秋天,她当选学生会的宣传委员。

在学生会里,她认识了比她高一年级的胡文新。胡文新(方铭), 1932年在家乡念初中时,便在哥哥胡乔木(又名胡鼎新,原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引导下加入共青团,积极在学校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在胡文新的引导和启发下,李秀若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并逐渐懂得了在这大片的国土上还有一支广大的队伍,在为中华民族的前途而奋勇作战。就在伟大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前夕, 李秀若开始了她有意义的人生。她总结这段生活时说:“我开始确定了我应该走的方向。”

1936年7月下旬,李秀若开始用李林的名字入读北平私立民国学院政治系。9月,加入北平民族解放先锋队。12月18日,李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

巾帼英雄

威震晋绥的李林.jpg

威震晋绥的李林

1936年12月下旬,李林被派往山西太原,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军政训练班,并任训练班中共特委宣传委员兼特委第12连支部书记。训练结束后,由于李林归国侨生的身份,组织上决定让她在后方工作。李林不同意,坚持上前线抗战。据赵仲池《奔驰在长城内外的女英雄——李林同志牺牲二十周年纪念》记载:“在她的坚决要求下,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她了。”后来,李林于1937年10月,在偏关县创建了雁北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并担任政治主任。

李林与战友们活动在晋西北.jpg

李林与战友们活动在晋西北

1938年3月底,年方23岁的李林被任命为雁北抗日游击第八支队队长。5月上旬,任国民革命第18集团军(八路军)120师6支队骑兵营教导员。她驰骋抗日前线,威震晋绥地区,日军悬赏5000大洋捉拿她。

1938年7月26日,李林调任牺盟晋绥边工作委员会暨中共晋绥边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兼管武装(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市委宣传部长兼军分区司令员),主持干部训练班,创办《战斗生活报》。年底与志同道合的屈健结婚。

1939年3月25日,李林受特邀出席晋绥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秋林会议),会议期间受阎锡山接见。10月25—26日,李林策划奇袭岱岳之战,亲身参与指挥、战斗,粉碎敌第七次大“围剿”,获得胜利。

1940年2月1日,李林出席晋西北人民代表大会(又称晋西北军政民代表大会),当选新成立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并受贺龙接见。贺龙对她盛赞不已,向在场的人们介绍:“这是我们的女英雄!一个女同志,归国华侨大学生,来自大城市,能带着骑兵部队与日军鬼子打仗,打出了威风,很不简单!值得大家学习。”

战至孤身一人的李林.jpg

战至孤身一人的李林

1940年4月26日,在日军对我抗日力量第九次大“围剿”在突围中,李林为掩护专属机关、群众团体和各训练班等单位突围,主动带队吸引敌军火力,二度攻击,掩护了队伍突围,只身一人弹尽援绝,举枪自尽,壮烈殉国。

李林殉国后媒体的报道.jpg

李林殉国后媒体的报道

李林殉国后,《新中华报》(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登“悼民族女英雄李林同志”,重庆的《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在头版刊载了李林英勇牺牲的消息、通讯和纪念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新西北报》还于5月26日发表《悼李林同志》的社论,社论中说:“李林同志的一生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斗争史,她的死,无疑是国家一个大的不幸和损失,尤其是晋绥边区的人民更是失掉了他们最亲热的保姆,失掉了光明的灯塔。”

中央妇委和各媒体的悼念文章都是同样的一组关键词:性情刚烈,行动敏捷,每临阵杀敌,骁勇异常。

1940年5月1日,李林殉国第六天,中共晋绥边(地)委、专署等晋绥各机关数百人在郭家窑村联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边委书记赵仲池主持。会场从一开始就哭声时起,许多人泣不成声,当地群众不断涌来,他们也都一片悲泣。

1973年9月13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让·蓬皮杜到大同访问时,称李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女英雄”,嘱咐雁北地委“要多宣传李林,要写李林的传记”。

1984年7月,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朱德夫人康克清为纪念李林题词:“中国人民的好女儿,李林同志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2009年9月,临近国庆节之际,李林被中宣部等中央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李林英烈是全国唯一的一位华侨抗日女英雄。她是广大侨胞的骄傲,她为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赢得了荣誉,也给广大侨胞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光辉榜样。她光辉的一生,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弘扬与传承。

近年来,在李林的家乡,掀起宣传和弘扬李林精神的热潮。漳州市有关部门先后正式出版《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画册、读本。厦门和漳州两地将正式出版《少年李林》和《李林》连环画,厦门虞唐影视公司也将采用侨眷陈忠杰编写的《华侨女英雄李林》剧本制作电影,这些文学作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指导单位: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侨联

协办单位:各设区市侨联

作者:长泰一中 陈馨   

供稿:长泰县侨联

责任编辑:福建省侨联全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