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017

黄仲咸: 教育可以兴邦

发布时间:2021-04-19 08:42:2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全省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之际,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指导,福建省侨联主办,各设区市侨联等协办,联合推出“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专题宣传。报道百名闽籍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代表(或事件)与祖(籍)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历程,投身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展现敢拼会拼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精神,进一步凝聚实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磅礴福建侨界力量。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广大海外侨胞的功绩。

——2014年6月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的重要讲话

从背井离乡艰苦创业到成为富甲一方的商贾;从捐建家乡仙都小学到面向全省老区山区的奖教助学;从用结余资金做公益到不断变卖海外资产、倾家创办基金会……黄仲咸先生以其艰辛的创业历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世界华侨华人树立一个光辉的典范,成为商界楷模、慈善丰碑。

黄仲咸(1920.1-2008.7.30),印尼籍华人,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银行家、慈善家,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创立人,“养金母鸡下金蛋”捐助模式的首创者。他将一生积攒的亿万财富奉献给祖籍国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福利事业。

远渡重洋  艰苦创业

02黄仲咸先生.jpg

黄仲咸先生

1920年,黄仲咸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一个贫农家庭,家里兄妹8人,黄仲咸排行第三。因家贫,黄仲咸15岁即离乡背井,南渡印尼谋生。

在印尼,他筚路蓝缕,艰辛创业,从做农活、养猪、当水手开始。他经营过农场、组建过船队,到后来,成立了银行——大众福利银行。

在“千岛之国”,黄仲咸能吃苦、敢打拼,“诚信为本”,抓准商机,稳扎稳打,涉足的行业涵盖农业、航运业、纺织业、造纸业、银行业、房地产等。他做一项,成功一项,尤其是银行业,使他大有斩获,最终成为印尼华人中首屈一指的富豪。

兴学助医  投身慈善

1959年,黄仲咸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巨变,也看到了家乡落后的面貌。他慷慨解囊,在家乡捐建仙都小学,开启了在故土家园的公益之旅。

“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最根本的是要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首先要从改善办学和就医的条件着手。”

改革开放后,黄仲咸不断捐献巨资为南安多所学校、医院等兴建楼宇。他先后为南安近20所中小学捐建教学楼、科学楼、师生宿舍楼30多幢;为南安5所医院捐建7幢门诊大楼、病房大楼。此外,他还助建安溪一中、长汀“希望小学”、南安儿童乐园和妇幼保健院等8个工程。

有感于国弱民受欺,需得教育强国。1990年,黄仲咸创建“南安市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把公益慈善活动职业化,广泛开展奖学奖教和助学活动。

倾尽家财  永续奉献

03黄仲咸先生应邀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jpg

黄仲咸先生应邀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

为确保其公益事业能持续运作下去,黄仲咸不断探索公益慈善运作模式。1990年,他开始从商界隐退,几乎变卖掉海外所有资产,把资金带回祖籍国内。1991年和1994年,他先后斥巨资在南安和厦门各建造一幢“必利达大厦”,并以物业出租的经营形式获取收入,为公益活动提供稳固的资金保证。

2000年,黄仲咸回祖籍国定居,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他自喻为“落业归根”。“落业归根”与“落叶归根”虽一字之别,但其爱国之情感人肺腑。 

2004年黄仲咸将基金会升格为“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把公益慈善活动范围扩大至全省老区、山区。

2005年2月,他和夫人戴子媛女士在厦门市公证处立下遗嘱,将其在海外打拼近70年积攒的财产(时值5亿多元人民币)悉数赠予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

这份遗嘱至今珍藏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内,遗嘱中写道:我们将名下的5万多平方米的楼房(位于厦门和南安的两座必利达大厦)、万两黄金、 800万元存款 以及60亩地皮悉数捐给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以实现本人资助经济困难的高中生、资助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公益事业的夙愿,所有房产不得销售、抵押、转让等,我们的所有合法继承人在我们逝世以后,均不得对上述业产主张任何权益,要求继承或分割......基金会运用以上业产从事物业租赁和理财投资等经营,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收入,持续奉献社会公益事业。

黄仲咸终于如愿实现了基金会的“自我造血”。他把这一独创的运营模式形象喻为“养金母鸡下金蛋”。他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永久性的事业,要将这事业永远做下去”。

节俭生活  关注民生

04黄仲咸纪念馆内的金母鸡计划展陈.jpg

黄仲咸纪念馆内的金母鸡计划展陈

和挥撒亿万家财做公益的气概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黄仲咸个人生活却十分俭朴,一件衣服穿旧了也舍不得换新的,脚上经常穿的是十几块钱的粗布鞋,手上戴的是几毛钱的劳动手套。卧室狭小,夏天热得满身大汗也舍不得装空调。出行轻车简从,乘坐飞机都选经济舱。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亿万富翁,为什么如此节俭?他说:个人拥有财产再多,也不一定有意义,能够为国家、民族多办点实事,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他的节俭也并非吝啬,而是认为:这笔钱要是省下来,又可以救助多少个孩子上学了。

2005年,夫人戴子媛女士去世,黄仲咸只举行简朴的告别仪式,不让亲朋好友送花圈。他把节省下来的资金在家乡的中学捐建了一幢综合楼和一幢宿舍楼,命名为“子媛楼”,用以纪念夫人。

几十年来,黄仲咸和基金会独资捐建和出资助建的学校、医院、福利机构楼宇等有100多幢,却没有一座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家乡“仙都”之名,或泛称“印华楼”、“继志楼”;仅个别用他父亲名字,或称“念慈楼”,表达反哺之情。只有在黄仲咸去世后这几年,基金会在捐资翻建旧校舍时,才商请将部分建筑名称更改为“仲咸楼”,以此来纪念和缅怀黄仲咸老先生。

薪火相承 慈善花开

05黄仲咸与部分受助学生在一起.jpg

黄仲咸与部分受助学生在一起

2008年7月30日,黄仲咸辞世。他一生所获的嘉奖不计其数,被誉为“南安陈嘉庚”。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其“乐育英才”金质奖章,两次为其立碑嘉奖,授予“福建省荣誉公民”等称号;国家教育部授予其“尊师重教、振兴中华”奖牌……

06.证书.jpg

2015年10月,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捐赠奖”,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基金会理事长黄涤岩,以表彰基金会在精准扶贫方面做出的特殊贡献。

截至2019年年底,黄仲咸和基金会公益捐资累计6亿多元,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作了大量积极的奉献。

与此同时,黄仲咸“艰苦创业,爱国奉献”崇高精神也深深扎根于广大受奖助学生心中,并绽开朵朵美丽的爱心之花。

“对于您的帮助,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会奋发向上,争取一次次的进步,我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做个有用的人,回报您的爱心,回报社会的关怀。”在黄仲咸纪念馆内有两面大大的展框,张贴着几百封从全省各地寄来的感谢信,这只是先生收到的10多万封感谢信中的一部分。

黄仲咸曾说,他最大的财富就是八闽大地学子寄来的10万多封感谢信。

“他的全部生活就是爱国、爱乡和公益。他跟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不管什么人都要爱国。”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黄仲咸先生助理刘清影说。

“黄仲咸老先生是一个爱国爱乡的楷模,为家乡为中国的发展,倾其所有。他把自己毕生对于慈善的追求,变成千秋的伟业,留给后人,留给祖国。”原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说。

黄仲咸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广大受助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拼搏、乐于奉献,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他的名字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指导单位: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侨联

协办单位:各设区市侨联

供稿单位: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省侨联、南安市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福建省侨联全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