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 基层组织

思明区侨联组织建设“三举” 让基层行动“有方向” 工作“有力量”

发布时间:2020-01-07 11:15:5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思明区侨联(苏枫红):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中心城区,按照中国侨联“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全区现有基层组织117家,在10个街道和有侨的97个社区都成立了侨联组织,并延伸触角成立区、街侨联青年委员会、“老侨之家”、“新侨汇堂”、行业侨联、楼宇侨联等组织载体,实现区、街、社区三级侨联组织全覆盖。现有侨联工作者199名,专职2名,其余大部分由热爱侨务工作的热心侨界人士兼职,街道侨联主席80%由退休老归侨兼任。近年来,思明区侨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要求,以“党建带侨建”为引领,以开展“创先争优”为载体,以横向联系、纵向联动、上下联合、广泛联谊“四联”为抓手,突出“优势在基层、活力在基层、生命力在基层”,织好“两张网”、下好“一盘棋”,积极探索新时期侨联联系侨界、发挥侨力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突出“严”与“细”,展现基层组织建设新作为

区侨联紧紧围绕群团工作强“三性”、去“四化”要求,把党建带侨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严格要求细化落实,推动形成“党委重视、各级联动、规范运作”的良好格局,确保“党建带侨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07110934ju4r.jpg

国际银行大厦楼宇侨联授牌

1.严抓党组织建设促提升。一是根据《党章》要求,区侨联成立党支部,加强侨联机关自身建设、全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深入开展“党建带侨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服务平台。二是延伸触角,在非公党支部的新侨企业成立“楼宇侨联”“互联网行业侨联”,在海归留学生资源丰富重点区域创新组建了“新侨汇堂”,培育侨企非公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在基层好、条件成熟的梧村、厦港街道侨联成立了独立党支部。一个党建引领、听党指挥、党群共建、阵地同享、队伍共用的基层新阵地逐渐发展起来。

07111508ikxg.jpg

开元街道第四次侨代会

07112312nnzd.jpg

厦港街道第四次侨代会

2.严把队伍建设强素质。一是严格规范队伍管理。织密侨联网络,各街道均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街道侨联工作,聘请有一定影响力的侨界人士担任侨联主席,配备专职干部负责街道侨联日常工作,各社区侨联组织工作也均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开展工作,培育了一支有能力、敢担当、善作为、讲奉献,新老侨结合传帮带的侨联队伍。二是严格规范换届工作。在区、街道等基层侨联组织的换届上,严格按照《侨联章程》,规范换届程序,高度重视、细致指导,做好“三个一”:做好一份报告、选好一位“领头雁”、建好一支队伍。多层面、多层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严格要求街道分管领导亲自抓,开展调查摸底,积极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听取基层推荐人选的汇报,形成共识。制定换届大会“流程图”,做到“三个到会”:邀请区委常委或统战部领导到会指导,街道党工委书记到会讲话,街道分管领导到会主持。今年区侨联及7个基层侨联组织已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3.细化制度规范抓落实。一是细化考核机制,把侨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建考核体系,做到党建工作与侨建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奖惩“四个同步”,力促党建带侨建落到实处。二是细化会议制度,主席会、常委会、全委会、基层联席会、基层组织经验交流会“五会”(主席会、全委会、街道侨联主席联席会、年度工作务虚会、基层交流会)制度。三是细化服务制度,制定《思明区侨联正、副主席,常委分工》,细化侨联班子挂钩联系责任分工;完善法顾委维护侨益工作机制,以集中宣传和轮值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由法顾委委员轮值,面向全区归侨侨眷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建立侨联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侨界群众“153+N”工作制度,打通联系服务侨界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全区基层侨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抓好“点”与“面”,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坚持“以点带面、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立足“五有”、抓好“五好”,通过示范点推动,典型带动,整合提升,着力做实、做强、做大基层侨联阵地,用心用情建好“侨胞之家”。

07112031ookq.jpg

思明侨胞之家

07112055smly.jpg

湖北侨联参访嘉莲街道侨胞之家

1.培树典型共促发展。一是以规范强管理,以管理强阵地,以阵地强实效,发挥示范带头效应。率先设立区级“侨胞之家”活动主阵地,紧跟新时代步伐,以服务侨胞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提升“侨胞之家”建设,成功打造书画写作、娱乐健身、联谊交友、文化展示功能齐全的侨胞温馨港湾。二是发挥专业领域作用,创新搭建“侨胞健康之家”平台,为60岁以上归侨量身打造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两优先、三免费”医疗保障。三是筑巢留情,以心为纽、以爱为桥打造老侨精神家园“老侨之家”,为高龄老侨、离任老委员搭建联谊平台,对接侨青会,做好薪火相传。四是扎实稳步提升“侨胞之家”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10个街道“侨胞之家”同步建设“网上侨家”,“线上线下”结合解决城市侨联阵地场所难题,实现阵地共建共享、资源集约利用。目前10个街道全面完成了省级“侨胞之家”创建工作,其中2个街道侨联被评为首批省级“侨胞之家”示范点;97个社区侨联小组已陆续升格为社区侨联。街道侨联主席许一心、陈有理入选省侨联组织拍摄的16位“贴心人与实干家”人物风采系列片。

07111748rn5b.jpg

每年主题突出的基层工作交流会

2.交流学习共搭平台。一是定期召开年度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及经验交流会,与各街道侨联主席和党工委侨务干部通过现场观摩,相互调研等方式进行交流学习,畅谈工作思路,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加强与其他兄弟侨联、外省市侨联的联系,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侨联工作的新思路,增强侨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侨胞、服务基层的意识、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做深“精”与“优”,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新成效

以“服务大局、文化弘扬”为导向,打造“亲情、文化、活力、智慧”侨联,搭建新平台、拓展新主题,在做“精”服务,做“优”品牌上下功夫。

07112819s9gj.jpg

思明侨青“青苗助学”行动

1.涵养侨务,务实推进精准服务。一是激发青委平台活力。全省率先成立的区级侨联青委会不断壮大,顺势图强,广泛吸纳行业精英代表及优秀侨界青年,发挥“造血”功能,为侨联工作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2019年8月区级侨联青委会召开第四届委员大会。侨青会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吸收“新生代”,激励和引导更多海外侨胞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二是组建留学平台凝聚侨力。鼓浪屿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家“鼓浪屿留学生家属联谊会”“鼓浪屿归侨侨眷联谊会”,推动基层侨联事业向纵深发展。在以欧洲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的新侨企业设立“新侨汇堂”,发挥辐射作用。三是成立高智平台汇集侨智。率先在全省成立鹭江街道楼宇侨联和国际银行楼宇侨联,2015年时任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莅临视察,在“国际银行楼宇侨联”召开了“新侨创新创业专题座谈会”。率先全省成立“互联网行业侨联”,不断打开新局面,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深化服务工作。四是精准帮扶温暖侨心。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侨情数字平台,做好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更加精准服务侨界群众。组建9支“联心侨”志愿者队伍近200人,持续开展“情暖侨家”“侨青助学”、重阳节“三送”敬老等活动。依法维护侨胞权益,做细做实法律援助和信访工作。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助侨爱心基金”,把为侨办实事、办好事落到实处,增强侨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五是巩固加强联谊平台助力发展。巩固加强海外(港澳)乡亲社团、宗亲组织社团的交往,扩大海外、港澳台侨社侨友交际面、朋友圈,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做好侨务对台工作,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助力打造“第一家园”。加强侨联海外队伍建设,2019年思明区侨联九届委员会首次增设海外顾问、海外委员、港澳顾问、港澳委员,是思明区适应世情、国情、侨情的新变化,深化拓展侨联事业,加强海内外联谊,更好的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动之举。

07113125xhcl.jpg

侨批展厅开馆

1578368021(1).png

2019年“中国梦 侨乡情”侨界书画展

2.创新特色,聚力优化提升品牌。一是以更深底蕴升级文化品牌建设。聚焦侨史,致力于文化内涵向下扎根基层、活动品质向上提升层次、合作方式向外探索模式,结合基层“一街一品一特色”,深入挖掘、收集整理华侨历史,助推侨史研究,催生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侨联组织的活力,推动基层侨联工作品牌化。紧扣“根”“魂”“梦”工作主线,成立区华侨历史学会、“华侨新村历史文化研究小组”。以侨批、鼓浪屿两个世界遗产为轴线,挖掘、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华侨历史文化,通过办展、建馆、著书“三部曲”,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在全国侨联系统率先独立开展“侨史敦煌”侨批的研究,2017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厦兴致盎然观看《图说侨批》文化展览;出版《厦门侨批》《鼓浪屿华侨》二本书,《“按章索局”图说侨批》即将面世。打造“侨胞会客厅+侨史博物馆” ,建设鼓浪屿侨史馆、侨批展厅两个项目。升级“互联网+寻根文化”,“有理寻根”品牌先后被央视两个栏目组拍摄播出,为“海丝”支点城市建设增加新内涵。二是以更广平台办好品牌活动。建立“1+1”联动机制,采取对上与市侨联,对下与各街道党工委联创共建、联手联办、轮流承办,横向与群团联手组织等形式,借力发力、形成合力,奏响“大合唱”。开展“侨界联欢节”“侨界健步行”“中国梦·侨乡情侨界书画展”“鲸彩厦门”画展及“迎新春送春联送祝福”等活动;开设“丹青阁”书画室,打造侨界书画创作交流的新阵地;拓展侨界运动品牌,举办五届“同心杯”游泳比赛活动,组织参与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老少悦动,薪火相传,进一步丰富侨界精神文化体育生活;吸引侨界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侨界资源和各类活动向基层倾斜,带动和激发侨界的生机活力。三是以更大作为融入大局促发展。“一刊一号一课堂”齐发力,编辑44期《思明侨情动态参考》共17000多份,近2年运用多媒体公众号发送推文183期,发出时代强音,提升感召力;举办以“民族根、文化魂、复兴梦”为主线的“侨友课堂”26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近五年来,向省侨联报送建言类专报29篇,其中3件转化为市政协提案。每年被中国侨网,省、市、区各网站媒体采用稿件近300篇次。2016年在市区两级人大、政协换届中,从侨界共推荐了代表、委员16位。融合厦大侨联、侨商会、鹭风报、华侨博物院等资源,深化“地方侨联+高校侨联+侨商组织”的模式,以课题化、专业化的形式,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