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侨联>> 华侨华人家风故事

白刃:用笔杆子作战的军旅作家

发布时间:2023-03-06 10:05:0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泉州晚报   浏览次数:
分享

他14岁远赴菲律宾,逐渐走上革命道路,20岁左右回国参加抗战,在炮火中将自己锻造成一位坚强的“文艺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创作的《兵临城下》剧本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注

白刃(1964年摄于北京,资料图).jpg

白刃(1964年摄于北京,资料图)

人物名片:

白刃(1918年—2016年),原名王年送,又名王寄生,笔名王爽、蓝默,祖籍福建泉州石狮,菲律宾归侨,著名军旅作家。1932年前往菲律宾,1936年参加革命,曾任菲律宾马尼拉华侨中学“人人日日抗日救国会”常务委员、菲律宾华侨中学《救亡月刊》编辑、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会员。1937年回国,历任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参谋、山东抗日根据地《鲁南时报》总编辑、《战士报》主编、《民兵报》总编辑、《山东画报》副主编、安东(丹东)广播电台台长、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宣传科科长兼《反攻报》主编、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教育科科长兼《后勤报》主编、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编辑科科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等职,参加过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60多年来,出版小说、剧作、诗歌、散文30余部。

    □本报记者吴拏云 通讯员陈伟鹏/文


店铺倒闭 饱尝生活之苦

1918年,白刃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永宁镇(今属石狮市)一个普通华侨家庭。永宁靠海,历史上是海防重镇,这里迄今仍可见明代抗倭惨烈战役留下的痕迹。或许因为打小就听抗倭英雄传说,白刃的性子里总透着一股刚毅与坚韧。

父亲年轻时就去菲律宾干苦力活,后来做了点小生意,家境逐渐好转。白刃8岁时,父亲返乡,领着他去给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磕头,然后带他到私塾就读,念《三字经》《千字文》,学描红、学写字,算是推开了儒学的大门。晋江自古便是戏剧之乡,各乡各镇都有戏班子,一到节日,锣鼓喧天不在话下。除了演戏,乡村里还遍布着南音社(也叫弦管社),管弦丝竹每天不绝于耳。白刃很“黏”戏曲,小时候是有戏必看,有南音必听,小脑袋瓜里装了不少戏文,日后他钟爱写戏与这不无关系。

1932年冬,白刃离开了家乡,搭乘英国轮船前往菲律宾,从此他的童年绘上了异国的色彩。不久之后,海的彼岸更让他尝到了独立漂泊的滋味。

最初,父亲与人合伙在菲律宾中部怡朗市那巴示社开了一间“合益”杂货店。店铺不大,但日用杂货,应有尽有,生意还算稳定。白刃白天在店里帮工,晚上就到怡朗的一家华商学校念书。但好景不长,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风暴刮到菲岛,怡朗陷入萧条,“合益”店的生意也一落千丈。1933年,父母回到永宁为祖母办理丧事。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父亲辛苦攒下的存款被益华钱庄卷走,家里多年积蓄化为乌有。为此,父亲心灰意懒,不肯再赴菲律宾,留在老家种地。可怜的白刃孤守“合益”杂货店,承受了远非他的年纪应该承受的生活之重。过不了多久,“合益”杂货店倒闭,白刃只好自谋出路,一路漂泊浪迹到了马尼拉。

追逐曙光 毅然回国参战

在马尼拉时,白刃幸运地进入华侨中学。为求生存,他半工半读,白天卖报,晚上则进学校读书。白刃当时每天卖的报纸,除了《前驱日报》就是《华侨商报》。《华侨商报》是菲律宾华文报中的佼佼者,主张抗日救国,反对内战,是爱国华侨及进步青年喜爱的读物。白刃还兼任《华侨商报》报社译员,总编经常交给他一些路透社、合众社、哈瓦斯社等通讯社的电讯,由他译成中文,然后刊登。遇上外国电讯不多时,白刃便跟着记者们出去采访,对于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马尼拉华侨中学,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进步老师董锄平(又名董冰如)对白刃极为关心,他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白刃走上革命之路。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铁蹄踏进长城。在董锄平老师的倡导下,华侨中学师生成立“人人日日抗日救国会”。董老师从白刃一篇《可怜的婢女》作文中感受到白刃同情受压迫阶级的情怀,于是介绍他参加抗日救国会,并在大会上推选白刃任常委,负责宣传工作。

在南洋,白刃还加入抗日团体——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为宣传抗日,白刃参加马尼拉华侨业余剧团,演抗日文明戏,既唤起华侨抗日救国的热情,又通过演出为国内抗日活动募捐。

华侨中学人人日日抗日救国会在董锄平的领导下,开展抗日反蒋救亡活动。师生们出墙报、散传单,唱救亡歌曲,开宣传大会,撰写诗歌散文在华文报上发表。1936年华侨中学抗日救国会出版十六开铅印本《救亡月刊》,白刃参加该月刊的编辑工作。据白刃后来回忆,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救亡月刊》在1937年元月号中刊登了社论《国共合作的一线曙光》,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呐喊助威。该期月刊上还登了白刃写的《汪精卫回国之后》,揭露汪精卫于“西安事变”后,勾结日寇,阴谋扩大内战的企图,反响较大。

“西安事变”后,正值菲律宾各校放年假,董锄平赶去香港与廖承志同志密谈,之后返回马尼拉跟华侨中学的同学们谈了“西安事变”的始末。董锄平叮嘱大家,积极宣传“团结抗日”。得知国共合作出现曙光后,白刃无意继续留在南洋读书,一心想回国参战。1937年春,白刃告别马尼拉,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在回国的轮船甲板上,他高唱田汉词、聂耳曲的《告别南洋》:“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你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民族的血汗/洒遍了几百个荒凉的岛上……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

诛笔伐  披露恶人恶行

回国后,白刃先到了南京,但因人生地疏,救国无门,只好转回厦门。后来,白刃考上“福建省私立集美学校”(即集美中学),开学不久,日寇空袭厦门。在各种进步思潮的鼓舞下,他更坚定了去延安参加八路军的决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白刃返回家乡永宁组织青年救国会。他每天领着一群青年到各村宣传抗战,还在永宁大埔自编自演文明戏《金门沦陷》。1938年夏天,白刃撰写的《国难严重下的泉州军政》在汉口《全民周刊》刊发,文中揭露泉州驻军旅长钱东亮的种种劣迹。钱东亮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侄子,其在泉州横行霸道,鱼肉乡民,百姓敢怒不敢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白刃通过撰文发声,可以说是替泉州人出了一口恶气。不过,白刃也因此得罪了钱东亮,随时都可能遭遇“黑手”。于是白刃只得远遁避难,几经辗转来到了广州。

在广州时,白刃和同学找到东山百子路八路军办事处,开了一张前往延安的介绍信。随后,经汉口前往西安。在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他们被编队之后,徒步行军前往延安。800里跋涉行军,一下子让白刃及他的同学感悟到了抗战的“第一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用来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白刃到达延安后,便被编入“抗大”第五大队。后来,学校转移至晋东南,在敌后方办学,白刃也被调入化学队,在那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白刃随“抗大”刚迁往晋东南,就遇上了日军重兵围攻。1938年4月4日,日军第108师团主力,第16师团、第20师团、第109师团及酒井旅团各一部共3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带发起重围之势,意图剿杀八路军。此时,八路军在东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兵力,阻击日军。1938年4月10日前后,日军从东、西、北三面相继侵入抗日根据地。中国军队顽强反击,抗战史上有名的“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打响。此时,“抗大”搬到太行山上。能写会唱的白刃,调到八路军秦赖支队组织的临时宣传队工作,在平顺、壶关、陵川一带的农村里写标语、演街头剧、说快板,组织抗日,召集群众会宣传党的主张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群众支援八路军,粉碎日寇的进攻。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八路军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围攻,取得了歼敌4000余人的重大胜利,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在晋东南的故县成立,白刃入编该校。1940年1月,白刃随一分校迁至山东沂蒙山区,后被派至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当参谋,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

战地采访 不惧枪林弹雨

在八路军第115师,白刃的写作才华很快显现,遂被调到师政治部当新闻干事,随部队征战于抗日前线。在这期间,白刃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战地报道,他后来沿用终生的笔名“白刃”便诞生于此时。

1940年初,八路军第115师向山东天宝山区发展,代理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指挥部队于该年2月14日一举攻克界于抱犊崮山区与天宝山区之间、处于费(县)滕(县)公路上的要地白彦,全歼了据守该村的伪军。日军为控制鲁南山区,决定重占白彦,以恢复费县与滕县的联系。

3月12日,日伪军出动700余人,分三路向白彦发动进攻。当时,作为新闻干事的白刃随第686团投入战斗。面对敌军的进犯,我军奋勇作战,给予敌人迎头痛击。由城后进犯的日伪军,被第686团阻于柴山,并追至黄草坡,歼其大部;由大平邑出动的日伪军在白彦北遭打击后,会同梁丘出动的日伪军进占白彦。当夜,第686团趁日伪军立足未稳,袭入白彦,以短促火力和白刃格斗大量杀伤敌人。13日拂晓,日伪军残部向西北方向逃窜,白彦保卫战获得胜利。白刃也参加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端着刺刀与日伪军厮杀。战斗结束后,他不顾疲倦,赶写了一篇通讯《在观察所》,发表在《时事通讯》上并署名“白刃”。

慢慢地,“白刃”笔名越叫越响亮。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白刃成为官兵们公认的“铁笔战士”。后来,白刃还接连担任《鲁南时报》总编辑、《战士报》主编、《民兵报》总编辑、《山东画报》副主编等职。

长期生活在战争中,离开遥远故乡,难免会挂念亲人。1943年,虽然各地通信艰难,白刃还是试着往永宁家中寄信,想不到竟接到回信。这时的他才知道日寇1940年曾从晋江深沪湾登陆,在永宁各村烧杀,制造了“永宁惨案”。他的父亲王千宗在战乱中得病,因找不到医药治疗而病故……白刃哀痛不已,更将一腔悲愤倾注于笔尖,写出一篇篇锋锐的战地报道,让它们像炮弹一般轰向恶贯满盈的日寇。

1945年抗战胜利后,白刃随部进军东北,先后在东北安东(丹东)任广播电台台长,后任西满军区宣传科科长兼《反攻报》主编、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教育科科长兼《后勤报》主编、新华社前线分社记者,随部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他的战地采访铿锵有力,在炮火纷飞的岁月里播种着闪亮的希望。

笔耕不辍 创造经典之作

应该说,虽然之前也有编过文明戏,但白刃真正的戏剧创作始于读“抗大”时。一次,学校要庆祝党的生日,他所在的学员队排练节目,白刃提笔写了此生第一个完整剧本——《天堂地狱》。后来,他还写了诗剧《过雪山草地》等,反响颇佳。

白刃的小说创作则开始于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在大军进关之前的战斗间隙,他着手撰写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文章在解放初期的《人民文学》和《长江日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出来,书中一段还被日本《中国文坛》译成日文,以《救出》为题刊登。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他将这部长篇小说寄给了大作家茅盾先生。茅盾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1951年,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正式出版,茅盾为书作了序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白刃曾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编辑科科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员、长沙警备区顾问等职。1979年,调入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1985年离休。他曾被选为中国剧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归侨文协顾问、菲律宾菲华文联顾问、澳门福建同乡总会名誉顾问、全国侨联委员等;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作为著名作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白刃半个多世纪来笔耕不辍,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从事专业文艺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南洋漂流记》《龙真人别传》;短篇小说集《白刃小说选》《平常人的故事》《激流》;戏剧《白刃剧作选》《糖衣炮弹》《白鹭》《兵临城下》《战火纷飞》《乌金城》《香港之梦》《莲花港》;诗歌《铁脚团长》《前进的回声》《野草集》;散文《无敌英雄》《香港见闻》《永不凋谢的花》;传记文学《罗荣桓元帅记事》;电影文学剧本《兵临城下》;长篇唱词《沉冤记》等30余部书,计400多万字。白刃90岁时,着手著述长篇回忆录《归国70年》。

白刃自传《归国70年》(拏云 摄).jpg

白刃自传《归国70年》(拏云 摄)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至1963年,话剧《兵临城下》上演,周恩来总理曾先后看了三遍。后来,听说话剧即将改编成电影,周总理更是亲自召见白刃,与他面谈近两个小时,对剧本改编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作品能受到周总理的重视,这对于作家白刃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褒奖。)白刃之光 照亮军旅文坛

石狮永宁诗人王振汉曾回忆称,白刃少小背井离乡,后来又在各地忙于参加革命工作,但他始终不忘故土、不忘乡音,对那小时候曾攀登过的姑嫂塔、观日台、玉带桥,尤其是那屹立于石狮朝阳山上的镇海石,魂牵梦萦。每次回乡,白刃都要到镇海石下瞻仰一番。

有一回,王振汉陪白刃到永宁大街散步,一些乡亲正在聚精会神地弹奏南音。白刃悄悄地在他们背后坐下,专注地听着,闭眼品赏每句曲词,用脚尖轻轻地压着拍子。后来,他和大家一起演奏一曲。乡亲们都说白刃“没有半点官架子”。白刃则对振汉说,“南音很有艺术价值,是闽南群众喜欢的音乐,应该组织起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白刃回北京时,还特地买了一把琵琶带回去,这是对故土、对于“根”的执念。

对于白刃来说,永宁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年轻时,他孝顺父母,挂念亲人。步入中老年后,他则更加关爱自己家乡的孩子们,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文革”之后,白刃返乡。消息一传开,永宁和附近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邀请他给学生讲革命斗争故事或介绍写作经验。白刃欣然允诺。一天,石狮石光中学的师生准备到永宁拜访他。白刃知道了,便提前赶到学校。见到风尘仆仆、满头大汗的白刃,石光中学校长高鸿昌感激地说:“我们正要整队出发……”白刃笑着说:“我自己来,少费劲嘛!”据王振汉回忆,白刃常给石狮中小学生讲理想、讲抱负,勉励他们从小要有志向,将来为家乡、为祖国做贡献。这里面其实也饱含了白刃对于家乡的深情祝福。

上世纪80年代,在回顾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的艰辛历程时,白刃还曾说过一句触碰人心的话:“大跃进时期,弄虚作假的浮夸风成了‘瘟疫’;十年浩劫‘假大空’登峰造极,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破坏了。今天,要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彻底扫清‘假大空’,必须培养千千万万敢说真话、刚强的改革者。”从他身上投射出的人格光辉,极大地启迪和鼓舞了新时代的作家们。

著名作家丁玲这样评价白刃说:“他尽管遭受过曲折,但仍孜孜于写作,写出了成绩,他不愧是我们党、我们解放军培养出来的一个坚强的、值得爱护和尊敬的文艺战士。”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陈伟鹏 叶锦灿/文


专 家 点 评

■郭景仁 (泉州市侨联原副主席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原会长)

白刃是我国少有的归侨军旅作家。国难当头,他毅然回国,奔赴延安,走上战场,以笔为刃,向敌寇亮剑!

历经南洋抗战烽火和祖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淬炼,浪迹南洋的少年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最终完成了由华侨—战士—作家的嬗变。六十多年来,白刃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和电影剧本《兵临城下》等,奠定了其在军事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战地报道,则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点亮希望。

白刃性格耿直,淡泊名利。其军旅生涯坎坷,曾屡次被迫脱下军装,甚至刚穿上又被勒令脱下,但其爱党、爱国、爱军的初衷始终不改。晚年,其故乡情结愈加浓烈,对乡音更是痴迷,经常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园,关注家乡文化事业,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充分展现革命老前辈的精神风范!


版权所有: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4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