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护花——郑楚云南洋16年的赤子情怀
编者按:福建闽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郑楚云可以说是其中默默无闻的一位。本文主要讲述我党闽东籍早期党员郑楚云受组织指派侨居南洋16年期间(1941年至1957年),在恶劣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从事华侨进步教育和爱国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南洋华侨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展现郑楚云身处异国他乡的赤子情怀。
郑楚云,又名郑眠石,曾化名陈楚云、郑明等,1907年生于福建福安步兜里村。1927年在参加福安国民党左派组织的革命活动。1928年秋,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法律专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经郑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与指挥“三·一八”示威游行被捕,身体受到极大摧残(后脑勺被国民党特务用铁棍击伤,留下脑神经痛的终身疾患),后保释出狱。1931年回到福安,1932年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因组织领导“九·一八”周年纪念活动二次被捕,1933年11月“闽变”后获释。1934年到上海,和林默涵等人一起从事党的文化宣传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奋战在抗日救亡战线上。上海沦陷后,他与艾思奇赴延安,后辗转武汉、鄂北、西安、重庆等地,坚持抗日宣传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因处境危险,经香港由廖承志接转组织关系转移到新加坡,在南洋女子中学任文史教员,同时积极参加华侨抗日宣传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撤离新加坡避居苏门答腊,坚持指导当地华侨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南侨日报》工作,宣传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内战。1950年6月起,先后任雅加达《生活报》编辑、总编辑,坚持爱国宣传,团结进步华侨。1957年6月(注:按梁凤翔回忆的时间)受组织安排回到北京。1958年初任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兼全国“青联”常务理事。1961年11月,因脑部旧伤复发不幸坠楼身亡。
郑楚云在南洋的16年里(1941至1957年),由于时代特殊、环境特殊、身份特殊、工作特殊等等原因,有关郑楚云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述极为缺乏,人们很难全面了解郑楚云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情况。宁德市侨联先后走访福安闽东革命纪念馆“郑楚云研究室”、郑楚云后人举办的“郑楚云事迹陈列馆”,和郑楚云后人、亲属等交流座谈,查找历史文献,吸收其他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尽可能的努力,收集到大量资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努力再现郑楚云同志受党组织指派侨居南洋期间,在艰难环境下,坚持从事华侨抗日救亡和进步教育宣传工作的感人事迹。
一、辗转颠沛,矢志不渝,坚持抗日救亡
1941年“皖南事变”后,重庆大后方的政治形势日益恶化,国民党特务时常跟踪监视进步文化人士。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南方局贯彻“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的方针,对在重庆的一百多名进步文化人采取保护措施,把他们先后疏散到延安或香港,一批不能留下坚持斗争的同志也转移到海外,加强海外的抗日宣传工作。当时在重庆编辑进步刊物《学习生活》的郑楚云因特务盯梢,处境危险,根据组织意见也秘密离川南下,经香港由廖承志接转党的组织关系后转移到新加坡。郑楚云到新加坡后,化名郑明,受聘于南洋女子中学任文史教员,并兼《南洋商报》的《青年与学习》副刊编辑;协助左联爱国进步诗人杨骚创办《民潮》半月刊,与胡愈之、王任叔、郁达夫等人积极投入当地的抗日宣传工作。《民潮》半月刊是陈嘉庚领导的南洋闽侨总会会刊,其宗旨是呼唤华侨团结,支援祖国抗战。杨骚受陈嘉庚邀请任《民潮》主编,由于没有编辑经验,郑楚云在百忙中从筹备到第二期出版,每天按时到编辑部帮助杨骚做些编务工作,至杨骚熟悉编辑业务为止。郑楚云曾经在《回忆我和杨骚的交往》(发表于《生活报》1957年3月27日)一文中深情回忆了这段难忘的历史。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陈嘉庚组织成立“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下设保卫团、劳动服务团、宣传部等,其中宣传部由胡愈之负责,郑楚云和蔡高岗(蔡馥生)等人参加了宣传部的工作。
新加坡沦陷前夕,郑楚云和胡愈之、邵宗汉、巴人(王任叔)等28人于1942年2月4日撤离新加坡,隐匿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简称苏岛)西部的巴耶公务、武吉丁宜等地,后又秘密转移到棉兰。当时,棉兰的两个秘密抗日组织“苏岛华侨抗敌协会”(简称华抗)和“苏岛人民抗敌协会”(后改名为“苏岛人民反法西斯同盟”,简称反盟)合并为“苏岛反法西斯总同盟”,郑楚云和巴人(王任叔)等人以各种隐蔽方式参与指导了反盟抗日活动。郑楚云直接参加了“反盟”的华侨社会问题部研究工作,写了题为《华侨的前途》的文章,刊登在“反盟”机关刊物《前进报》上,作为反盟干部学习的材料。1943年9月20日,日军在苏岛北部一带实行大检举、大逮捕,制造“九·二0”事件。郑楚云等人先后被疏散到火水山、丁宜等地,和“反盟”同志们一道以经营小肥皂厂为掩护,继续从事秘密抗日活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二、办报教书,团结华侨,宣传爱国民主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郑楚云回到棉兰。在棉兰,郑楚云和胡愈之、沈兹九、刘岩、邵宗汉、陈丽水等人一起讨论研究战后开展华侨爱国民主运动等问题,筹办“民盟”以及筹建《民主日报》等事宜。后受胡愈之推荐郑楚云到《新中华报》当主笔。随着战后国内局势的变化,华侨社会亲蒋和亲共两派力量的对立和斗争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新中华报》的亲蒋立场使郑楚云无法工作,他辞职回到邵宗汉主持的《民主日报》。1946年春郑楚云离开棉兰去槟城,后转至新加坡参加《南侨日报》工作。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全面爆发。经历了延安之行的陈嘉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对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更是义愤填膺,他特致电美国杜鲁门总统:“本人代表南洋一千万华侨,特向贵国呼呼,请顾国际信誉,以日本前车之鉴,勿再误信武力可灭公理。”电文震动了世界,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反动派立即在华侨社会中制造“反陈”运动,公正的华侨社会和民主势力针锋相对掀起了“拥陈”热潮,南洋华侨社会形成民主与反民主对的局面。国民党控制了南洋各大小报,百般诋毁共产党,攻击陈嘉庚。为了加强民主势力的舆论阵地,1946年11月,胡愈之、李铁民、张楚琨等人协助陈嘉庚创办了《南侨日报》,和胡愈之先前创办的《风下》半月刊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外围宣传机构,引导广大爱国侨胞反对内战,反对美蒋,宣传民主和平,拥护中国共产党。这期间,郑楚云先后在《南侨日报》和《风下》发表多篇政论文章,表达鲜明立场,号召民主进步。如发表《民主革命不是改朝换代》一文,预示国民党独裁政权的归宿,呼唤民主革命的胜利,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历史上的换朝代完全不同性质,是中国民族与人民的解放事业;发表《孙科的言行》一文,进一步戳穿国民党投靠美帝国主义坚持内战独裁的阴谋;发表《真假自由主义论》,揭露美蒋及胡适等追随者的伪“自由”“民主”“和平”,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下的新自由主义。特别是随着国内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海外一些所谓“中间人士”造谣惑众,抛出“统一战线已不存在了”,“中共不要统一战线了”等论调,1948年2月郑楚云发表《略论统一战线》,文章从“什么是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统一战线的内部批评和斗争问题”“统一战线不是策略”等四个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号召海外华侨放弃对美蒋的幻想。
这一时期,郑楚云一边办报投稿,一边从事进步教学。他参加胡愈之创办的“青年自学辅导社”,给华侨青年讲社会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把深奥的哲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真实案例讲解出来,深受华侨青年的欢迎。
1946年,胡愈之创办的“青年自学辅导社”招收学员广告
1949年郑楚云受聘到雅加达的华侨巴城中学担任高中文史教员。这是一所由著名爱国侨领司徒赞当校长的华文名校。当年他教过的学生回忆起郑楚云老师,还清晰记得他用唯物史观讲中国通史,令人耳目一新;向学生们推荐《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发展简史》、《大众哲学》等进步读物;他还给印华学联的《中学生月刊》写稿,以答读者问的形式,介绍辩证唯物论及唯物论辩证法的内容。
《生活报》原总编辑、中新社原副社长王纪元后来也回忆说,郑楚云在巴城中学兼教高中历史,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解历史,在印尼华侨中他是第一人,因此很受进步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不少学生课余组织“读书会”,请他讲“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
三、坚守阵地,倾力宣传,欢呼祖国新生
1950年,杨骚、郑楚云先后进入雅加达《生活报》社编辑部,郑楚云负责《生活周报》主编工作。雅加达《生活报》由爱国华侨黄周规、王纪元(民盟成员)等人在秘密中共党员、民盟领导人胡愈之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945年创办。《生活报》创办伊始,就是一家面向印尼华侨社会、心系祖国荣辱的华侨爱国报纸。它一直用比较大的篇幅详细报道祖国国内新闻,以犀利的言论抨击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贪腐与独裁,旗帜鲜明地支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和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
由于《生活报》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时时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和在印尼的国民党分子破坏。1951年,时任《生活报》总编辑的王纪元因一篇文章,被印尼当局以“干涉内政”之罪名驱逐出境,而临时接替他工作的杨骚重病在身随后回国,郑楚云临危受命接任了《生活报》总编辑的职务。他辞去了巴中教师的工作,卸下其他组织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生活报》编辑中,为进步华侨占领舆论阵地,为新中国摇旗呐喊,团结了越来越多的爱国华侨。
1951年,郑楚云在《生活报》元旦特刊发表了《论华侨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的长篇政论,旗帜鲜明地指出“华侨反帝爱国的统一战线问题,也就是怎样团结华侨大众在五星旗帜之下的问题”,这篇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华侨社会、宣传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政论,受到华侨社会广泛好评,被泰国《暹罗全民报》全文转载。曾在《生活报》工作过,后来长期在香港为国家做华人统战和商贸工作的吴麟华60年后还清晰地记得这篇政论,他说:只要我们在海外用这篇文章所宣传的观点办事就顺利,反之就一定碰壁。
1951年,印尼当局轻信华侨中的国民党右翼挑唆造谣,在全印尼进行政治性大搜捕,8月16日,郑楚云和报社董事长兼社长黄周规等一批同仁,以及雅加达数十名爱国华侨被拘捕。郑楚云面对印尼当局临危不惧,泰然自若,以理力争驳斥诬陷之词。经多方声援,郑楚云等人于同年12月重获自由。事件发生后,郑楚云在《生活报》写了一篇《从“八一六”事件说到印尼的爱国运动》,针对华侨中不理解中国政府沉默态度,认为中国大使馆软弱、没有出面保护侨民的负面舆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理性分析了事件发生之前国际情况和印尼的政治环境,呼吁不要上“美蒋”的当,避免中印外交更趋恶化。郑楚云在《生活报》的几篇重要评论说出了众多华侨的心声,受到华侨的高度认可,也给《生活报》赢得很高的声誉。
1952年9月,郑楚云随第二届“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回到了阔别11年的祖国,在北京参加了天安门国庆四周年大典观礼和怀仁堂招待会(席次:第一桌),随后访问了全国许多省市,参观了工厂、华侨农场、学校、侨乡等,采访了一些政治与文化名人。他把所见所闻、切身感受用20篇长篇通讯的方式,连续登载在《生活报》上,讲述了广大华人华侨最关心的侨乡真实状况——社会治安、土地改革、人民生活、生产建设、工商业发展等,让印尼华侨从中了解新中国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看到新中国成立短短三年的巨大成就。在这样的正面宣传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华侨及他们的子女纷纷归国投资、参加建设和求知就学。
1952年国庆,北京怀仁堂招待会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请柬
1952年秋,郑楚云随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回国参观访问,与部分团员在京留影。左一为团长司徒赞,左三为郑楚云
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世界形势以及我国外交舞台狭窄的特殊背景,印尼成了中国重要的外交阵地。《生活报》充分地利用身在印尼的优势,大力宣传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亚非拉会议并对印尼进行正式访问。郑楚云成功组织采访了周恩来总理在雅加达的外事活动,全面报道万隆会议,宣传中国外交政策,树立周恩来总理在海外的崇高威望。1956年8月,宋庆龄应印尼总统苏加诺邀请到印尼进行友好访问。郑楚云组织《生活报》用大量的篇幅报道宋庆龄的行程、演讲和印尼人民欢迎她的盛况,为宋庆龄的访问发表了数篇社论,高度称赞这位孙中山遗志的继承者、中国卓越的女政治活动家和革命家、国际和平战士,积极宣传中印友好关系。
1957年起,印尼政府又掀起并不断扩大排华事件,在组织安排下,6月郑楚云携全家回到祖国。在归国前夕,印尼华侨社会各界名流及文教界人士对郑楚云的离任回国恋恋不舍,纷纷赋诗赠文,为他送别。一批早些回国的旧友同事为郑楚云一家的安全回国欣喜祝贺。1959年国庆十周年,胡愈之夫妇高兴地接见了王任叔、邵宗汉、郑楚云等一批在南洋一起战斗过的文化界名流,并合影留念。
1959年国庆十周年,胡愈之夫妇在家中客厅与王任叔、邵宗汉、郑楚云(右一)等一批在南洋一起战斗过的文化界名流合影
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正是郑楚云主持《生活报》工作的时期,也是新中国克服巨大困难,顺利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让世界瞩目的大好时期。郑楚云坚持鲜明正确的办报方针,成功运用我党海外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报社全体同仁,大量宣传祖国的傲人成就,真切表达了广大华侨的爱国心声。郑楚云在《生活报》所做出的努力,受到国内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认为《生活报》的编辑方针是正确的,政策水平是较高的。中国驻雅加达领事馆在1954年一份华侨工作报告中还提到郑楚云在海外时“生活很清苦”,他“勤勤恳恳为华侨爱国文化事业服务”。1955年《生活报》创刊10周年,报社编辑了纪念专刊,中国侨界及文化界名人何香凝、陈其瑗、郭沫若、彭泽民、沈雁冰和谢冰心等均有题词,95岁高龄的齐白石大师特赠画《梅花》,大概是取其一身傲骨、不畏严寒之寓意,十分贴切。
2011年,时任全国侨联主席林军曾经评价说“印尼《生活报》是上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发行的一份中文报纸。发行量很大且影响深远,为宣传新中国、团结广大华侨增进中国印尼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过巨大贡献,代表了当年爱国华侨的心声。”林军主席的高度评价也包含了对郑楚云主持《生活报》工作时期的充分认可。
郑楚云33年的革命生涯中,长达16年身处南洋异国,历尽艰辛。不论是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还是新中国成立的百废待兴之初,他都心系祖国,不忘初心,信仰崇高,意志坚定,克服了巨大困难,坚持斗争,坚持团结,为推动南洋进步华侨抗日救亡、爱国民主运动,为新中国建设摇旗呐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彰显了海外游子的拳拳赤子情怀。
(供稿:宁德市侨联 陈卫良、郑 丰、雷志华、黄恺枫)